[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硅嵌段共聚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4968.6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贾俊;刘冬雪;喻滔;吴玉春;郁乃祥;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452 | 分类号: | C08G77/452;D06M15/643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何薇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硅 共聚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学领域,涉及一种有机硅嵌段共聚物、以及制备该有机硅嵌段共聚物的方法。该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含有聚硅氧烷-双胺结构,可用作织物和纺织品的整理剂,也可以用于个人护理、化妆品、家庭护理、健康护理及聚氨酯配方中。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纺织品整理剂中的氨基改性硅油具有突出的柔软、滑爽的手感,但整理后的织物易泛黄、亲水性差、容易产生静电,使用前必须加入大量的乳化剂配置成乳液才能使用。采用聚醚硅油虽然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但整理后的织物手感差、耐水洗性差、无法达到要求。因此人们在不断研究,试图开发一种高性能的整理剂。
美国专利US4242466描述了由两端含双键聚醚与两端含SiH线性聚硅氧烷在氯铂酸催化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非水解型聚硅氧烷与聚醚交替嵌段聚合物,用于表面活性剂和聚氨酯泡沫稳定剂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美国专利US5982681描述了两端含SiH线性聚硅氧烷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在氯铂酸催化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两端含环氧链段的线性聚硅氧烷,此化合物再与两端含氨基的聚醚(JEFFAMINE)反应即得到聚醚-氨基-聚硅氧烷嵌段聚合物,可作为织物整理剂,具有一定的亲水性。
美国专利US6475568描述了两端含SiH线性聚硅氧烷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在氯铂酸催化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两端含环氧链段的线性聚硅氧烷,此化合物再与两端含环氧基的聚醚(如DER732)和一乙醇胺反应即得到聚醚-氨基-聚硅氧烷嵌段聚合物,可作为织物整理剂,也可用于头发护理及护肤上,具有一定的亲水性。
尽管这些专利技术代表了现有技术的进展,但仍需要改进的整理剂,特别是在柔软和滑爽及织物泛黄方面有待于提高,另外由于其使用的两端含氨基的聚醚(JEFFAMINE)或两端含环氧基的聚醚(如DER732)不易得到且非常昂贵,而这些原料只有国外几家大公司垄断,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含有聚硅氧烷-双胺单元的有机硅嵌段共聚物结构的纺织品整理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含有如通式(I)所示的聚硅氧烷-双胺结构:
式中:
R1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或C1-C6烷基;
X选自以下所示基团之一:
其中:a为2-16的整数;
Y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之一:
其中:R2选自H或C1-C4烷基,c选自2-4的整数,p选自1-500的整数;
m选自1-500的整数;
n选自1-500的整数。
本发明较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通式(I)所示的聚硅氧烷-双胺重复单元结构中:
R1选自C1-C3烷基;
X选自以下所示基团之一:
Y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之一:
其中:R2选自H,c选自2和/或3,p选自1-100;
m选自1-100;
n选自1-300。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通式(I)所示的聚硅氧烷-双胺重复单元结构中:
R1选自甲基;
X选自
Y选自其中:R2选自H,c选自2或3,p选自1-100;
m选自1-50;
n选自20-20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涉及到制备含有通式(I)所示的聚硅氧烷-双胺重复单元结构的有机硅嵌段共聚物的方法,包括:
I、末端含氨基的双胺化合物的制备
将通式为的化合物与氨水、伯胺或仲胺类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制备通式为的化合物。具体反应条件可参考同类反应。
式中R1代表相同或不同的基团,分别选自氢或C1-C6烷基。例如,与氨水反应得到的产物R1为H;与甲胺反应时得到的产物R1为甲基。
Y代表如下所示基团之一:
其中:R2选自H或C1-C4烷基,c选自2-4的整数,p选自1-500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49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