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控制的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5730.5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辉;朱昌雄;钟卫权;俞晓芸;田云龙;温锦奋;赵永坤;宋巍;梁恩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创阳光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9/04;G05B19/04;G05D9/12;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小莲;徐曾美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自动控制的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相连的原水 泵(20)、过滤装置(40)以及净水箱(6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 还包括:
净水液位器(80),用于检测净水箱(60)中的液位;
控制器(90),分别与所述净水液位器(80)和原水泵(20)电连接, 用于接收所述净水液位器(80)所检测的液位,并且当净水箱(60)中的液 位低于预定液位时,控制原水泵(20)开启,水处理装置进入制水状态;否 则,控制原水泵(20)关闭,水处理装置进入备用状态,所述预定液位为所 述净水箱(60)的最高允许液位的50-90%;以及
初级过滤装置(100),连接在所述原水泵(20)与过滤装置(40)之间 的管道上,且该初级过滤装置(100)所允许通过的最大颗粒的粒径大于所 述过滤装置(40)所允许通过的最大颗粒的粒径,
其中,所述过滤装置(40)包括过滤膜组件(410)以及由该过滤膜组 件(410)隔开的进水部分(420)和产水部分(430),所述进水部分(420) 与初级过滤装置(10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产水部分(430)与净 水箱(60)通过管道相连,
所述过滤装置(40)还具有第一浓水排放口(440)、第二浓水排放口(450) 以及反洗水入口(460),第二浓水排放口(450)位于所述进水部分(420), 所述第一浓水排放口(440)和反洗水入口(460)位于所述产水部分(430), 所述反洗水入口(460)与原水泵(20)的出水口或者初级过滤装置(100) 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相连;
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进水阀(30)、产水阀(50)、第一浓水阀(110)、 第二浓水阀(120)和反洗阀(130),所述进水阀(30)位于所述初级过滤 装置(100)的出水口与进水部分(420)之间的管道中,所述产水阀(50) 位于所述产水部分(430)与净水箱(60)之间的管道中,所述第一浓水阀 (110)、第二浓水阀(120)分别与所述第一浓水排放口(440)和第二浓水 排放口(450)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反洗阀(130)位于原水泵(20)的出水 口或者初级过滤装置(100)的出水口与所述反洗水入口(460)之间的管道 中;
所述控制器(90)在控制水处理装置进入制水状态之前,先控制进水阀 (30)和第一浓水阀(110)导通、产水阀(50)、第二浓水阀(120)和反 洗阀(130)断开、原水泵(20)开启,水处理装置进入正洗状态,以对过 滤装置(40)进行正洗;
在水处理装置经过所述正洗状态之后,所述控制器(90)控制进水阀(30) 和产水阀(50)导通、第一浓水阀(110)、第二浓水阀(120)和反洗阀(130) 断开、原水泵(20)开启,水处理装置进入制水状态;
在水处理装置经过所述制水状态之后,所述控制器(90)控制进水阀 (30)、产水阀(50)和第一浓水阀(110)断开、反洗阀(130)和第二浓 水阀(120)导通、原水泵(20)开启,水处理装置进入反洗状态,以对过 滤装置(40)进行反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90)控制 水处理装置在所述正洗状态、制水状态以及反洗状态之间循环切换;所述正 洗状态、制水状态和反洗状态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5-60秒、20-80分钟和15-60 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中,该水处理装置还包括:
药液容器(140),用于盛放药液;以及
计量泵(150),该计量泵(150)的输入口与所述药液容器(140)相连 通,输出口连通至所述原水泵(20)与初级过滤装置(100)之间的管道、 或者初级过滤装置(100)与过滤装置(40)之间的管道;
所述控制器(90)与所述计量泵(150)电连接,用于控制将药液容器 (140)中的药液加入到管道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创阳光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开创阳光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57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