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金属防护部件刺孔翻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6344.8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崔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学君 |
主分类号: | B21D22/06 | 分类号: | B21D2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88北京市房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金属 防护 部件 刺孔翻边 方法 | ||
1.一种生产金属隔热防护部件刺孔翻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顶层金属基板(10)及底层金属基板(11)与各中间层的绝热材料(12)按产品的外形尺寸及各层次的要求放料;将金属基板(10、11)和绝热材料(12)通过工装固定在一起;模切后的绝热材料(12)应留出孔(13);
-通过一种由锥形冲头和平面组合构成的上模具M1、一个平面下模具M2和下部装有弹簧的模具M3的冲压工序,即该模具M1的锥形冲头(14、15)向孔(13)的中心位置施加垂直向下的力,在模具M3施加垂直向上的支撑力共同作用下,刺出孔形成花瓣状翻边(13a、13b);随后,在模具M1继续向下运行的过程中,花瓣状翻边(13a、13b)向模具M2上平面空隙部位歪曲,最终一次将花瓣状翻边(13a、13b)压制到平行于基部的刺孔翻边结构;
-模具M1的锥形冲头圆柱体部分(15)与平面下模具M2的孔径的配合间隙小于单层金属基板的料厚尺寸。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金属隔热防护部件刺孔翻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由绝热材料(12)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金属隔热防护部件刺孔翻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M1的锥形冲头(14)的面体数量为多面体。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金属隔热防护部件刺孔翻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留孔(13)的孔径大于所需刺孔的实际尺寸。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生产金属隔热防护部件刺孔翻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上模具M1、一个平面下模具M2和下部装有弹簧的模具M3组成的刺孔装置安装于相应的冲压设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学君,未经崔学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63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