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行系统多天线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7037.1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4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瑜新;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L27/26;H04L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颖玲;蒋雅洁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行 系统 天线 信号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 尤指一种上行系统多天线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如果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采用多根天线收发,那么,可以 采用空间复用技术来获取更高的数据速率,即在发射端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发 送多个数据流,而在接收端可以通过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系数矩阵,进而解调出 各个数据流上的数据。
预编码(Precoding)技术,是一种利用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在发射端对信号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多天线系统性能的技术。图1 为现有采用预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通 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发射端需要基于CSI信息对信号进行预编 码,发射端获取CSI的一种途径是通过接收端的反馈。为了降低反馈开销,一 般采用的方式是在接收端和发射端保存相同的码书(codebook)即预编码矩阵 集。接收端根据当前信道状况,在码书中选择适合的预编码矩阵并将其在集合 中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值反馈回发射端,发射端根据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值找 到预编码矩阵,并对发送信号进行预编码。数据预编码的数学模型为y=HWs+n, 其中y为接收信号矢量,H为信道系数矩阵,W为预编码矩阵,s为信号矢量, n为噪声矢量。通常发射端到接收端的方向是指下行方向。
在LTE系统的下一代演进系统(LTE-Advanced,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系统,简称LTE-A系统)中,为了获得更高的数据速率, LTE-A系统上行使用了单用户的空间复用(SU-MIMO,single user MIMO)技 术,此时,终端作为发射端,而基站作为接收端,发射端到接收端的方向为上 行方向。图2为上行采用SU-MIMO的发射端的信号处理过程示意图,如图2 所示,终端上行信号数据流1~数据流K分别经过编码调制模块,对终端上行信 号进行编码生成码字,并分别对各码字进行调制生成调制后的码字1~码字K; 码字1~码字K进行码字到层的映射后得到层1~层N,经过层交织后进行傅里 叶变换(DFT)从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然后在频域进行预编码处理后, 经过傅里叶逆变换(IDFT)到时域在多天线上发射出去。
其中,码字到层的映射模块利用简单的串/并转换完成码字到层的映射。以 2个码字、4根发射天线为例,来简单说明码字到层的映射模块的功能。图3 为码字到层的映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虚框表示包括码字到层的 映射。层交织及DFT处理,当输入为一个码字即码字1、层为1时,码字1经 过码字到层的映射、层交织及DFT处理后直接输出进行预编码;当输入为两个 码字即码字1和码字2、层为2时,码字1和码字2分别经过码字到层的映射、 层交织及DFT处理后输出进行预编码;当输入为两个码字即码字1和码字2、 层为3时,先对码字2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码字21和码字22,然后码字1、码字 21和码字22分别经过码字到层的映射、层交织及DFT处理后输出进行预编码; 当输入为两个码字即码字1和码字2、层为3时,先对码字2进行串并转换得 到码字21和码字22,然后码字1、码字21和码字22分别经过码字到层的映射、 层交织及DFT处理后输出进行预编码;当输入为两个码字即码字1和码字2、 层为4时,先分别对码字1和码字2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码字11、码字12、码字 21和码字22,然后码字11、码字12、码字21和码字22分别经过码字到层的 映射、层交织及DFT处理后输出进行预编码。
预编码模块完成层到天线的映射。
层交织模块可以以调制符号或者时隙为时间单位,将每一时间单位上的所 有层进行打散交织,图4为层交织前后的效果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 层交织模块在发射端是可选配置,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关闭此功能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7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发动机舱门的快卸方法及插销锁
- 下一篇:一种打胶枪胶管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