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采高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7958.8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2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柱;王建;钱建钢;孟秋平;杨晶;李炳涛;仲丛和;包冬生;张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镇勇 |
地址: | 102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采高 支撑 掩护 低位 放顶煤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开采支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采高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中,综放工作面的放顶煤液压支架,已由最初的高位放顶煤、中位放顶煤,发展到现在普遍使用的适用于6~10厚煤层开采的普通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在此发展过程中,主要是放煤口位置的变化,由开始布置到顶梁上(高位放顶煤)、再布置到掩护梁(中位放顶煤)、最后布置在铰接于掩护梁后部的尾梁插板下面(低位放顶煤)。
现有技术开中,对于平均煤层厚度在6~10米,顶煤冒落性好的工作面,均采用普通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四柱或两柱均有)进行开采;而对于煤层厚度平均超过16米,局部到30米左右,顶煤冒落性好的工作面,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放比不大于3的要求,不能采用一次放顶煤开采,需采用分层放顶煤开采。其主要原因是受支护设备液压支架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用于16米以上的一次放顶煤开采的大采高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大采高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包括底座、顶梁、掩护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掩护梁的后端通过连杆与底座活动连接,前端与顶梁铰接;
所述掩护梁的后端铰接有放煤机构;所述顶梁与掩护梁之间设有平衡千斤顶,所述平衡千斤顶的一端与顶梁铰接,另一端与掩护梁铰接;
所述的顶梁与底座之间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与顶梁铰接,另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立柱为双伸缩立柱,其大缸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00mm,其展开高度大于或等于4m。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大采高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由于包括底座、顶梁、掩护梁,顶梁与掩护梁之间设有平衡千斤顶,掩护梁的后端铰接有放煤机构,顶梁与底座之间的立柱为双伸缩立柱,其大缸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00mm,其展开高度大于或等于4m。能适用于16米以上的一次放顶煤开采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采高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大采高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包括底座、顶梁、掩护梁,的掩护梁的后端通过连杆与底座活动连接,前端与顶梁铰接;掩护梁的后端铰接有放煤机构;顶梁与掩护梁之间设有平衡千斤顶,平衡千斤顶的一端与顶梁铰接,另一端与掩护梁铰接。
顶梁与底座之间设有立柱,立柱的一端与顶梁铰接,另一端与底座铰接;立柱为双伸缩立柱,其大缸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00mm,其展开高度大于或等于4m。立柱可以有两根或四根,成双排布置。
顶梁可以为整体顶梁或铰接顶梁或伸缩顶梁。其中,铰接顶梁的前端铰接有前梁机构;伸缩顶梁的前端设有伸缩机构。
在顶梁或前梁机构或伸缩机构的前端可以铰接有护帮机构,护帮机构可以为一级或双级或三级护帮机构。
底座的中间装有推移装置,推移装置的前端连接有前刮板输送机;底座设有抬底机构。底座的外侧装有拉后溜装置,拉后溜装置的后端连接有后刮板输送机。
顶梁或掩护梁或尾梁的两侧可以分别或单独装有侧护装置。
上述的放煤机构包括尾梁,尾梁与掩护梁之间设有尾梁千斤顶,用于驱动尾梁摆动;尾梁内设有插板和插板千斤顶,插板千斤顶用于驱动插板伸缩;插板的端部设有破碎块煤用的锥形齿。尾梁的上摆角度可以为10~15°,下摆角度可以为40~45°。
该支架可以应用在支护高度在4米或4米以上、可放煤层厚度在16米或16米以上的放顶煤开采中。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主要由护帮机构1、小四连杆机构2、前梁机构3、顶梁4、立柱5、顶梁侧护板6、掩护梁7、掩护梁侧护板8、前连杆9、后连杆10、尾梁11、插板千斤顶12、插板13、尾梁千斤顶15、底座16、拉后溜装置17、推移机构18、抬底机构19等组成。
顶梁4和底座16之间由四根立柱5铰接支撑;一级或双级护帮机构1通过小四连杆机构2铰接在顶梁4(或前梁机构3)的前端;顶梁4的后端与掩护梁7铰接;前连杆9和后连杆10铰接于掩护梁7和底座16之间,形成稳定的四连杆机构;
掩护梁7的后端与放煤机构铰接,放煤机构包括尾梁11,尾梁内设有插板13等,掩护梁7与尾梁11之间设有尾梁千斤顶15,实现尾梁11摆动放煤,通过插板千斤顶12实现插板13伸缩辅助放煤和破碎块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7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