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水分散的水性复合黏合剂用固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8079.7 | 申请日: | 200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萍;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10;C08G18/48;C09J11/08;C09J175/04;C09J1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赵镇勇 |
地址: | 1025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分 水性 复合 黏合剂 固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复合黏合剂用固化剂的制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水分散的水 性复合黏合剂用固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是指聚氨酯溶于水或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胶粘剂。进入21世纪, 环保和健康安全问题被广泛关注。水性胶粘剂以水为基本介质,具有不燃、气味小、不 污染环境、节能、操作加工方便等特点,用水性黏合剂来取代溶剂型胶粘剂,对改善工 作环境,减少污染,降低工作强度,避免火灾的危险非常有效。
水性固化剂是水性胶粘剂的一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的水性固化剂性能已比较 稳定。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在水中的分散性较差,使用时需配置高效的强力搅拌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水分散的水性复合黏合剂用固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 制得的水性固化剂,可用作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胶粘剂及涂层的水性固化剂,其易 分散、与水的相溶性好,且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可水分散的水性复合黏合剂用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A、在二异氰酸酯中加入有机溶剂和小分子多元醇,反应后,再次加入小分子多元 醇;
B、将上述产物和亲水的单羟基聚乙二醇反应,加入异氰酸酯阻聚剂,降温出料,即 制得了可水分散的水性复合黏合剂用固化剂。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可水分散的水性复合黏合剂 用固化剂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小分子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反应,然后再和亲水的单羟 基聚乙二醇反应,再加入阻聚剂,可得到可水分散的水性复合粘合剂用的固化剂。该固 化剂易分散,且和主剂混合后,初始及最终剥离强度高,方法简单、成本低,可用做软 包装复合用的水性胶粘剂及水性涂层的固化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可水分散的水性复合黏合剂用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包括步骤:
A、在二异氰酸酯中加入有机溶剂和小分子多元醇,反应后,再次加入小分子多元 醇;
B、将上述产物和亲水的单羟基聚乙二醇反应,加入异氰酸酯阻聚剂,降温出料,即 制得了可水分散的水性复合黏合剂用固化剂。
具体步骤A可以包括:
将二异氰酸酯放入三口烧瓶内加入有机溶剂,再加入小分子多元醇,升温至50~60 ℃,保温反应1.0~1.5h;
降温至30~40℃,再次加入小分子多元醇,升温至50~60℃,保温反应1.0~1.5h。
步骤B可以包括:
加入亲水的单羟基聚乙二醇,反应2.0~2.5h;反应过程中根据粘度要求添加溶剂;
加入单羟基聚乙二醇反应2.0h后,检测体系中游离的NCO基团的质量百分数,当相对 固含在80%,NCO基团的质量百分数为13~15%时,立即加入异氰酸酯阻聚剂,降温至40 ℃以下出料。
上述小分子多元醇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二乙二醇、三缩二乙二 醇、丙三醇、三乙醇胺、季戊四醇。
上述二异氰酸酯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甲苯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
上述单羟基聚乙二醇和小分子多元醇的分子量可以分别为1500~2000,或800~ 1000或1000~1400等。
上述步骤A中,小分子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数比可以为-OH/NCO=1∶2;
上述步骤B中,上述产物与单羟基聚乙二醇的摩尔数比可以为1∶2~4。
上述有机溶剂可以为乙酸乙酯和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通过先用小分子二元醇、三元醇或四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反应,然后再和亲水 的单羟基聚乙二醇反应,即可得到可水分散的水性复合黏合剂用的固化剂。该方法制得 的水性固化剂,可用作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胶粘剂及涂层的水性固化剂,其易分 散,与水的相溶性好,生产工艺简单,且成本较低。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制备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8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