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准双铰链大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8129.1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2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飙;王文龙;凌桂龙;黄本诚;张国舟;李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90/54 | 分类号: | B65D9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大门 机构 | ||
1.准双铰链大门机构包括铰链前盖(7、13)、铰链连杆(9、14)、铰链后盖(11、15)、铰链轴、轴承(12、16)和限转连杆(19)、限转销钉(20),铰链前盖(7、13)与大门及大门法兰(3)用钢架(5)连接,铰链后盖(11、15)与舱体(1)及舱体法兰(2)用钢架(6)连接,大门、铰链前盖(7、13)及连接钢架(5)可绕铰链前轴(8)作受限转动,大门、铰链前盖(7、13)、铰链前轴(8)、铰链连杆(9、14)可绕铰链后轴(10)作全轴转动,当大门关闭后大门法兰(3)与舱体法兰(2)在靠近铰链处有间隙而远端接触时,通过铰链连杆(9、14)逆时针微转、铰链前盖(7、13)顺时针微转,可以补偿两法兰端面不贴合问题,当大门关闭后大门法兰(3)与舱体法兰(2)在靠近铰链位置接触而远端有间隙时,通过铰链连杆(9、14)顺时针微转、铰链前盖(7、13)逆时针微转,可以补偿两法兰端面不贴合问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双铰链大门机构,其特征在于:铰链前盖(7、13)与大门及大门法兰(3)用钢架(5)连接,铰链后盖(11、15)与舱体(1)及舱体法兰(2)用钢架(6)连接,将大门及准双铰链机构组成一个钢性结构,把大门的重量通过准双铰链机构作用到舱体(1)上,有效承担大门的重力,并将大门自重对准双铰链机构产生的力和力矩分担到连接钢架(6)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双铰链大门机构,其特征在于:铰链前轴(8)的上受力单元由圆锥轴承(12)分别承担径向力和轴向力,铰链前轴(8)的下受力单元由圆柱轴承(16)承担径向力;铰链后轴(10)的上受力单元由圆锥轴承分别承担径向力和轴向力,铰链后轴(10)的下受力单元由圆柱轴承承担径向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双铰链大门机构,其特征在于:铰链后轴(10)的轴线与铰链前轴(8)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舱体(1)的中轴线垂直,保证大门绕铰链后轴(10)转动补偿两法兰端面不贴合时,两法兰端面的错位位移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81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