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大规格82B盘条心部与边部组织差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8147.X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王全礼;李永东;陈明跃;孙佳;兰代旺;孔祥涛;叶绍锋;黄细阳;李三凯;赵福林;郑权;孙齐松;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6 | 分类号: | C21D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规格 82 盘条心部 组织 差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碳钢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解决大规格82B盘条心部与边部组织差异的方法。利用Cr元素能降低82B盘条相变温度的特点,在82B成分的基础上增加适量的Cr,在相变前降低冷却速度,控制相变,生产出的盘条芯部与边部都为索氏体组织。
背景技术
82B属于深加工的高碳盘条,盘条在不经过热处理的条件下,要求直接从Φ12.5mm拉拔到Φ5mm,拉拔产生的减径率高达85%[备注:减径率=(盘条原始面积-拉拔后的面积)/盘条的原始面积]。为了能够满足如此大的变形而不断丝,盘条不但要求具有高的纯净度、良好的表面质量,而且要求盘条的索氏体率控制在80%以上,还得要求盘条的芯部与边部组织尽可能的均匀一致。对于生产小规格(直径≤Φ12.5mm)的82B盘条,采用斯太尔摩控冷工艺都可以达到要求;对于直径在Φ13mm规格以上的大规格82B盘条,特别是Φ15-16mm规格的82B,仅靠斯太尔摩方式进行控制冷却,容易造成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风机能力小(冷却速度<9℃/S)时,盘条不能完全进行索氏体化,生产的盘条往往边部为索氏体组织,芯部却为粗大的珠光体组织,盘条整体索氏体率小于70%;(2)风机能力大时(冷却速度>10℃/S,不过目前的斯太尔摩控冷线在生产Φ15-16mm规格的82B时,冷却能力都在9℃/S以下),盘条虽能进行完全的索氏体化,但由于盘条边部冷却能力太大,所以边部往往出现的为屈氏体甚至马氏体等过冷组织,芯部能达到完全的索氏体化。日本新日铁采用轧后盐浴处理的办法,生产的Φ14-16mm规格的82B盘条芯部与边部组织都为索氏体组织,索氏体率能控制在85%以上。而目前国内外采用斯太尔摩控冷工艺生产的Φ14-16mm规格的82B盘条索氏体率都低于7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大规格82B盘条心部与边部组织差异的方法,通过微合金化与控制相变相结合解决大规格82B盘条芯部与边部组织差异,通过斯太尔摩控冷工艺解决生产Φ15-16mm规格的82B盘条索氏体率偏低问题。
本发明利用铬能降低82B钢相变开始和结束温度的特点,在82B钢成分的基础上多添加0.04%-0.06%的Cr,盘条在相变前的4-6米位置到相变开始点将风机的开启调整为85%,从相变位置到盘条490-510℃位置,风机全部开启,以后风机全部关闭,直到集卷包装。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Cr能降低82B奥氏体向索氏体转变温度的开始点与结束点:
Cr是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能推迟碳化物的形核和长大,还能增加固溶体原子间的结合力减少铁的自扩散系数,从而推迟了珠光体转变中γ→α转变。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使整个P转变过程迟缓。
为了探讨化学成分对相变及组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热模拟试验。试验设备为Gleeble2000。采用φ12.5×180mm的长试样,加热到1000℃,保温10分钟。快冷到830℃。通过调节风量,使其从830℃到最低点的冷却速度控制为7℃/s(为现场的实测冷却速度)和10℃/s(增大冷速后),探讨不同化学成分对相变各阶段温度的影响。
(1)试验用化学成分
试验用钢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表1试验用钢化学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81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