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载干涉SAR联合地理编码抑制山体阴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8464.1 | 申请日: | 200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韩松涛;向茂生;韦立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载 干涉 sar 联合 地理 编码 抑制 山体 阴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机载干涉SAR联合地理编码抑制山体阴影方法。
技术背景
受侧视雷达工作体制的限制,机载InSAR系统获取的数据中不可避免存在阴影,在山体区这一现象极为明显。阴影区没有回波信号,相干性差,相位噪声严重,阴影现象的存在降低了InSAR系统获取DEM的精度和质量。
已有的InSAR系统阴影处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滤波算法抑制阴影区干涉相位噪声,对最终的阴影区DEM进行插值等。这些方法无法获取阴影区真实信息,而且滤波方法又会损失正常区域的分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载干涉SAR联合地理编码抑制山体阴影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机载干涉SAR联合地理编码抑制山体阴影方法,通过对山体区进行多方向观测,获取山体区全部影像数据,在地理编码阶段通过选择性联合地理编码技术实现山体阴影的抑制,生成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其主要步骤为:
a)首先利用相关系数结合幅度信息作为阴影提取数据源,利用最优阈值分割实现对阴影区的提取;
b)计算各数据像素点的插值权重系数,最终插值权重系数为ρ′=ργ;式中ρ为各数据像素点的插值权重系数,γ为相关系数;
c)逐像素点处理,若为非阴影区则进行地理编码处理,若为阴影区,对该点进行弃置。
其中,多方向观测为相反方向且同一侧观测的数据。
其中,相关系数是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8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的关节模块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避免打扰别人的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