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推送对象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9019.7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9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魏春辉;栾俊义;肖建明;李红燕;段云峰;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北京大学;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6 | 分类号: | H04W4/16;H04M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丛芳;彭晓玲 |
地址: | 10003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推送 方法 装置 对象 识别 | ||
1.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一定时间内移动用户间的交往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移动用户间的交往信息,将所述移动用户划分为多个交往圈;
根据所述交往圈内移动用户的交往特性,以及待推送业务的业务特性,寻找与所述待推送业务相匹配的交往圈;
将所述待推送业务的业务信息推送至所述相匹配的交往圈内的移动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往信息包括:移动用户间的短信记录信息、通话记录信息、彩信记录、或上述信息的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移动用户间的交往信息,将所述移动用户划分为多个交往圈的操作包括:
根据获取的所述移动用户间的交往信息,构建包含移动用户间交往指向的有向带权图;
将所述有向带权图划分为多个子有向带权图,使所述划分下的编码代价最小;
将所述多个子有向带权图作为多个交往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有向带权图划分为多个子有向带权图,使所述划分下的编码代价最小的操作包括:
将所述有向带权图随机地划分为多个子有向带权图;
计算当前划分下该有向带权图的编码代价;
将每个子有向带权图中的每个点分别合并到其它子有向带权图,计算分别合并后的有向带权图的编码代价;
当合并后的编码代价低于合并前的编码代价时,按照该合并后的编码代价对应的划分调整该有向带权图的结构,直至划分后的有向带权图的编码代价最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移动用户间的交往信息,将所述移动用户划分为多个交往圈的操作包括:
根据获取的所述移动用户间的交往信息,构建包含移动用户间交往指向的有向带权图;
将所述有向带权图划分为多个子有向带权图,利用近似算法使所述划分下的编码代价局部最小;
将所述多个子有向带权图作为所述多个交往圈。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移动用户间的交往信息,构建包含移动用户间交往指向的有向带权图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用户间的交往信息获得移动用户间通话记录信息的主叫方、被叫方、每两个移动用户间总通话时长;
用一个节点表示一个移动用户,每两个节点间边的权重为通话主叫方指向被叫方的总通话时长与通话次数之积;
将所有边的权重正规化为0到1的实数,获得所述有向带权图。
7.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移动用户间的交往信息,构建包含移动用户间交往指向的有向带权图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用户间的交往信息获得移动用户间短信/彩信记录信息的发送方、接收方、每两个移动用户间总发送次数;
用一个节点表示一个移动用户,每两个节点间边的权重为发送方指向接收方的总发送次数;
将所有边的权重正规化为0到1的实数,获得所述有向带权图。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交往圈内移动用户的交往特性,以及待推送业务的业务特性,寻找与所述待推送业务相匹配的交往圈的操作包括:
将所述待推送业务与所述多个交往圈进行匹配;
当所述待推送业务的业务特性与其中至少一交往圈内移动用户的交往特性匹配程度高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至少一交往圈作为所述待推送业务的推送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短信、彩信、邮件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将所述待推送业务的业务信息推送至所述相匹配的交往圈内的移动用户。
10.一种信息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一定时间内移动用户间的交往信息以及存储待推送业务;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存储的交往信息,将所述移动用户划分为多个交往圈;
业务匹配单元,根据处理单元划分的交往圈,以及待推送业务的业务特性,寻找与所述待推送业务相匹配的交往圈;
推送单元,将所述待推送业务的业务信息推送至所述相匹配的交往圈内的移动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北京大学;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北京大学;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0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P地址委派
- 下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孔径控制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