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器的清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9034.1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吴礼云;李杨;张建红;马露露;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9/00 | 分类号: | F28G9/00;C23G1/04;C23G1/24;C23G1/06;C23C2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海水 淡化 蒸发器 清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法海水淡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器的清洗方法,适用于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器的清洗。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之一,尤其在其沿海地区,随着重工业向海边转移的必然趋势,缺水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海水淡化,正是向大海要淡水以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的最佳途径。
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分为热法和膜法两种,包括热法的多级闪急蒸馏、低温多效蒸馏以及压汽蒸馏。低温多效蒸馏(英文缩写为LT-MED)是将蒸汽通入淡化装置(称为蒸发器),海水喷淋在蒸发器内换热管束表面,将管内蒸汽冷凝,部分海水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进入下一级管内进行同样的换热过程(每一级称为一效),最后将蒸汽冷凝所得蒸馏水收集得到高纯度的产品淡水,通过多次的蒸发与冷凝过程,系统可以得到数倍于加热蒸汽量的产品水。
虽然海水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但其巨量的钙镁离子所形成的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氯化物等又导致海水具有很高的硬度。在海水蒸发淡化过程中,这些盐因受热分解,抑或转化成不同的形态而沉淀在传热面上就会形成水垢。而水垢又分为碱性垢(软垢)与硫酸钙垢(硬垢)两类。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器中,碱性垢主要由海水中的Ca(HCO3)2、Ca(HCO3)2分解得到的CaCO3、Mg(OH)2组成;硫酸钙垢主要以半水硫酸钙CaSO4(常称熟石膏)形式存在,也有少量以双水硫酸钙CaSO4·2H2O(常称石膏)和无水硫酸钙CaSO4(无水石膏)形式存在。
虽然通过在原料海水中控制pH值,加入阻垢剂,以及控制海水淡化蒸发器的操作温度、海水浓缩比等操作条件能大大减少水垢的产生,但在实际生产中海水水质及温度有波动,操作条件不易严格控制好,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仍不能够完全地防止结垢产生,而结垢会使得淡化装置的性能逐渐降低。结垢增加的标志是在额定负荷运行时,最末效的温度保持不变而第1效的浓盐水温度上升,或者第1效的温度保持不变而最末效的浓盐水温度上升。当第1效或最末效的浓盐水温度达到最大耐受温度的极限值时,必须进行酸洗。
目前的一些除垢方法,往往要用机械或昂贵的化学处理才能清除水垢。机械除垢法太费时,不好控制,而且由于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器中的传热管又细又薄,用力过小除垢效果不好,用力过大又会损坏传热管。而常见的化学处理往往药剂消耗很大,而且程序比较繁琐,往往需要浸泡很长时间,对生产影响较大,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器的清洗方法,提高运行周期和效率,保障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器的经济稳定运行,实现了经济实用、简便;向大海要淡水的目标。
本发明对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器进行清洗包括以下步骤:
A.用水冲洗,温度为20~30℃,冲洗时间为30~60分钟;
B.用预清洗液进行预清洗,预清洗时间为30~120分钟;
C.用含有缓蚀剂的酸洗液进行酸洗,酸洗时间为2~12小时;
D.用碱液调节pH值至6.5~7.5;
E.用水冲洗;
F.用钝化液进行钝化,钝化时间为2~12小时。
当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时,对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器进行清洗:
在85%~100%负荷运行时,最末效的温度保持不变而第1效的浓盐水温度上升1~10℃,或者第1效的温度保持不变而最末效的浓盐水温度上升1~10℃。当第1效或最末效的浓盐水温度达到最大耐受温度的极限值时;
当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器在1m3/h~10000m3/h之间任意恒定的进水量,以及0.03~10MPa压力和60~400℃温度的蒸汽条件下运行时,其产水量下降10%~15%;
当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器在1m3/h~10000m3/h之间任意恒定的进水量和产水量,以及0.03~10MPa压力和60~400℃温度的蒸汽条件下运行时,其进水压力增加10%~15%;
已经发现或证实有污垢产生。
所述的步骤A或E中,水为蒸馏水或悬浮物SS=0.01~10mg/L的清水,温度为20~30℃,冲洗时间为30~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