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帆板地面实验重力卸载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9095.8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旺;程伟;杨彦龙;付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9/00 | 分类号: | G01M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成金玉;卢 纪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帆板 地面 实验 重力 卸载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帆板地面实验重力卸载机构,可用于太阳能帆板的地面实验 中,消除重力对系统测试的影响,主要应用在航天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卫星大多带有太阳能帆板,为星上的电子设备提供能量。为保证太阳能帆板 达到最大使用效率,产生足够的电能,需要根据其卫星平台的轨道和姿态,调整太阳能 帆板的朝向,尽量使太阳光能垂直照射,这一任务由电机驱动实现。在太空中,太阳能 帆板处于失重状态,驱动电机只对太阳能帆板提供扭矩,而不会附带轴力或剪力。而在 地面条件下,由于重力影响,当帆板沿水平方向安装时,电机会承受剪力;当帆板沿垂 直方向安装时,电机会承受轴力,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电机的控制特性。因此,在驱动 电机和太阳能帆板组件的地面实验时,排除附加力的干扰非常必要。
太阳能帆板属于大型柔性展开结构,体积和重量较大,但其刚度和强度则较低,不 方便在太阳帆板上直接加载;同时如果采用水平安装方式,通过大型气浮垫来卸载,则 约束了太阳能帆板的转动。因此,太阳能帆板的卸载部位和卸载方式需要作合理安排。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此类卸载机构的文献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帆板地面实验 重力卸载机构,消除太阳能帆板及其驱动电机在地面实验时的附加力,同时能保证其自 由转动,最大程度上模拟太空中失重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帆板地面实验重力卸载 机构,所述的太阳能帆板包括承力部位、连接杆和功能部位,承力部位的作用是承受驱 动电机的驱动力,并通过连接杆传递给功能部分,承力部位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杆与功 能部位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其特点在于包括:推力球轴承、轴承内基座、轴承外基座、 横梁、钢索、压力传感器、钢索调节器;推力球轴承的内外圆分别与轴承内基座和轴承 外基座配合,构成卸载机构的活动部件;轴承内基座与太阳能帆板的承力部位连接,轴 承外基座与横梁连接;横梁两端分别与装有压力传感器和钢索调节器的钢索连接,两个 钢索悬挂在系统外部的安装面上;太阳能帆板的重力通过轴承内基座、推力球轴承、轴 承外基座、横梁和钢索传递到外部安装面上,驱动电机安装在系统外部的安装面的吊顶 上。
所述的轴承内基座和轴承外基座中间均留有通孔,使得太阳能帆板的承力部位与功 能部位之间的连接杆从通孔穿过,所述的功能部件是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帆板。
由于推力球轴承的存在,轴承内外基座之间可以无摩擦地相对运动,因此要求在实 验测试时,所述横梁与轴承外基座固定不动,轴承内基座与太阳能帆板在驱动电机带动 下旋转。
所述钢索的长度和拉力可以通过钢索调节器进行调节,拉力值可以通过显示器实时 显示。
实验测试时,要保证所述两个钢索的拉力相等,且二者之和等于太阳能帆板与卸载 机构的总重时,达到完全卸载。
所述的整个重力卸载机构通过悬挂的方式安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将太阳能帆板的重力传递到外部安装面上,消除了太阳能帆板重力 对驱动电机的影响,模拟了太空中的失重环境。
(2)本发明加载位置安排合理,没有在薄板结构(即太阳能帆板的功能部位)上布 置加载点,保证了太阳能帆板本身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果在太阳能帆板的功能部 位上布置加载点,必然会需要打孔、加螺钉或铆钉,这样就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
(3)本发明结构简单轻巧,主承力结构仅需一根横梁,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4)本发明简单有效,通过传统的机械加工就可实现,工艺性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左视图;
图3为图1中的轴承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太阳能帆板地面实验重力卸载机构中的太阳能帆板包括承 力部位10、连接杆11和功能部位12,承力部位的作用10是承受驱动电机9的驱动力, 并通过连接杆11传递给功能部分12,承力部位10与连接杆11之间、连接杆11与功能 部位1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地面实验重力卸载机构由推力球轴承1、轴承内基座2、轴 承外基座3、横梁4、钢索5、压力传感器6、钢索调节器7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工废水一体化处理池
- 下一篇:一种炼油废水深度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