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构环境下电力数据公共访问服务接口的实现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9518.6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家慧;钱静;何蕾;林海峰;刘森;宋海洁;汪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6F17/3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电力 数据 公共 访问 服务 接口 实现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异构环境下电力数据公共访问服务接口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公共数据服务的管理和调用;
公共数据服务管理是由各个自动化系统在数据服务管理界面中将服务名称和资源路径URL注册到数据服务信息库中,并对存在于各个自动化系统的数据资源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生成公共数据服务目录;
公共数据服务调用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任一自动化系统向按照其平台架构所开发的数据服务客户端提出业务数据和用户数据请求;
步骤二,由公共数据访问服务接口对数据服务请求进行处理,与公共数据服务处理器建立TCP/IP链接,并将服务名称、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随机端口号发送给公共数据服务处理器;
步骤三,由公共数据服务处理器接收数据服务请求,根据服务名称从数据服务信息库中读取相应的数据资源信息,定位数据服务所在的自动化系统,根据获取的数据资源信息提供的数据资源类型的不同采用JDBC访问方式或文件访问方式与所定位的自动化系统建立链接,并收集该自动化系统的数据,根据步骤二中数据服务请求提供的随机端口号与公共数据访问服务接口建立TCP/IP链接;
步骤四,将采集完毕后的结果数据发送回公共数据访问服务接口,并最终将结果返回给最初的自动化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环境下电力数据公共访问服务接口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公共数据访问服务接口有两种调用方法:
a、服务查询:提供公共数据服务列表查询;
b、服务调用:根据服务名称获得该服务的对应的数据资源的字节数据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环境下电力数据公共访问服务接口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收集的各个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包括:数据库数据、文件数据、需要转换成新文件格式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环境下电力数据公共访问服务接口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还由公共数据服务处理器根据服务要求的格式进行文件格式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构环境下电力数据公共访问服务接口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格式包括:E语言规范文件、XML文件、EXCEL文件、二进制流。
6.一种异构环境下电力数据公共访问服务接口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公共数据服务管理模块和公共数据服务调用模块构成;
公共数据服务管理模块,用于各个自动化系统注册服务名称和资源路径URL,并对存在于各个自动化系统的数据资源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生成公共数据服务目录;
公共数据服务调用模块,包括下几部分:
数据服务客户端,用于通过唯一的接口接收各个自动化系统所提出业务数据和用户数据请求;
公共数据访问服务接口,包括数据服务请求处理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
公共数据服务处理器,包括:
a、数据服务资源定位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服务请求,并根据服务名称从数据服务信息库中读取相应的数据资源信息,定位数据服务所在的自动化系统:
b、数据服务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资源信息提供的数据资源类型的不同采用JDBC访问方式或文件访问方式与所定位的自动化系统建立链接,并收集该自动化系统的数据,根据数据服务请求所提供的随机端口号与公共数据访问服务接口建立链接;
C、格式转换器:用于根据服务要求的格式进行文件格式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5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压自动调速开关
- 下一篇:智能网络车辆安全管理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