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面预注浆用化学注浆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9641.8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2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伟;宋雪飞;周兴旺;徐润;高岗荣;左永江;周华群;郑军;丁振宇;肖炜;冯旭海;吴莹;马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44 | 分类号: | C09K8/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泽云 |
地址: | 10001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 预注浆用 化学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领域中所用的一种化学注浆材料,尤其是一种地 面预注浆用化学注浆材料。
背景技术:
井筒注浆过程中,在某些特殊地层,如细小裂隙、孔隙性裂隙的 地层、软弱断层等,常因裂隙发育、水量丰富而颗粒性材料无法渗透, 导致掘进时出现大量涌水,增加矿井建设费用并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如淮南新集刘庄煤矿立井井筒注浆穿过细小裂隙的石英砂岩地层时, 主、副、风三个井筒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涌水,经二次注浆才得以通过; 河南平顶山六矿北进回风井立井穿越50m厚的刘家沟砂岩时,因孔隙 性地层,虽经每米井筒地面预注粘土水泥浆130m3,掘进时探水孔出 水仍高达80~90m3/h;山东鲁能郭屯煤矿立井穿过一个软弱小断层 时,经过多次工作面注浆才得以通过。处理此类涌水,目前一般采用 工作面注浆或壁后注浆,费时费力且不经济,但注浆效果都不理想。
随着深部煤田的开采,孔隙和微小裂隙发育地层增多且深度增 加。“十一五”期间,全国每年有5~6个井筒在孔隙和微小裂隙发 育的地层中建设。常规型的颗粒材料及工作面注浆工艺已不能满足深 井井筒建设的需要,而可住性好、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化学浆液成为 一种趋势。目前的化学注浆材料,因输送距离短,浆液凝胶快,只适 于工作面注浆或壁后注浆。化学注浆材料一般低毒或微毒,在井下施 工时,由于空间有限,对操作人员身体造成危害。化学注浆材料组分 多,在井下使用存在着工序复杂、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而操作 安全性低等突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井下注浆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面操作安 全,细微裂隙地层堵水效果好的地面预注化学浆液。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地面预注化学浆材料由甲液和乙 液按照1∶1的体积比配制而成,甲液由固含量为40~50%的脲醛树 脂、增韧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及消醛剂丙烯酰胺组成,将增 韧剂和消醛剂加入到脲醛树脂中,增韧剂和消醛剂总浓度为120g~ 180g/L,增韧剂和消醛剂的浓度比为1∶19;乙液由增强剂过硫酸铵、 草酸和溶剂水组成,草酸的浓度为6g~12g/L,增强剂的浓度为10g~ 16g/L。
上述的草酸为纯度90%以上,乙液PH值小于6。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地面预注化学浆材料,适用 于裂隙发育、水量丰富但以细小裂隙及孔隙为主的特殊地层注浆堵 水,尤其适于煤矿新建井筒帷幕防水、煤矿井筒注浆堵水。该材料以 弱酸性草酸溶液为固化剂,使脲醛树脂固化,浆液凝胶时间易于调节 控制,符合地面预注浆施工要求。适量改性添加剂的加入,对脲醛树 脂质脆易碎、抗渗性差进行改性。该化学浆液呈弱酸性,价格低、渗 透性能好,在施工现场地面易于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在25℃试验条件下,在固含量为40%的脲醛树脂溶液 中,加入增韧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3g,消醛剂丙烯酰胺57g, 混合搅拌均匀,用固含量为40%的脲醛树脂溶液定容500ml,配制成 500ml浆液;取纯度90%的草酸3g,增强剂过硫酸铵5g,分别加入水 中搅拌均匀,配制成500ml溶液。将两种浆体(液体)按体积比1∶ 1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浆液。根据《锚固与注浆技术》注 浆材料和浆液的基本性质及测试方法,测得浆液的粘度为0.013Pa·s, 凝胶时间为49分钟,浆液结石体28天抗压强度为2.16MPa。
实施例二、在25℃试验条件下,在固含量为45%的脲醛树脂中, 加入增韧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3.75g,消醛剂丙烯酰胺71.25g, 混合搅拌均匀,用固含量为45%的脲醛树脂溶液定容500ml,配制成 500ml浆液;取纯度90%的草酸4.5g,增强剂过硫酸铵6.5g,分别加 入水中搅拌均匀,配制成500ml溶液。将上述两种浆体(液体)混合 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浆液。根据《锚固与注浆技术》注浆材料 和浆液的基本性质及测试方法,测得浆液的粘度为0.014Pa·s,凝 胶时间为23分钟,浆液结石体28天抗压强度为2.78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6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电热加热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表粗糙度的测量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