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钢液中形成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9679.5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自东;林国标;吴兰鹰;左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B22D27/09;C22C38/60;C22C38/58;C22C38/50;C22C38/38;C22C38/28;C22C3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液中 形成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颗粒在钢液中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低碳合金钢为合金原料,在熔炼和浇铸的过程中,在容器中施加压力形成压力场,在熔体中施加离心力或电磁搅拌,形成流场,促使金属液流动,抑制析出相长大,避免粗大析出相形成,形成纳米强化的钢合金;熔体中含有高于基体合金熔点的析出相TiN的合金元素Ti、N,随着温度下降Ti、N溶解度下降,形成纳米TiN析出相的铸造合金;
其工艺过程为:
1)利用感应熔炼或电弧熔炼加热方式,将钢合金加热熔化;
2)合金熔炼是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的;
3)钢全部熔化后,再过热50~100℃,待液面稳定后,加入0.02-1.0wt.%Ti;
4)在0.01~0.5MPa氮气压力下,进行熔炼;
5)在0.01~0.5MPa氮气压力下,采用离心浇铸或在电磁搅拌情况下进行浇铸,在浇铸凝固过程中金属液流动的线速度不低于1.7m/s;金属液在铸型中的压力0.01~1MPa;
6)铸型为砂型、溶模壳型或金属型;
7)金属完全凝固后,停止压力场和流场外力作用;
8)对凝固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在钢液中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低碳合金钢的化学成份为:0.1~0.25wt.%C、0~0.55wt.%Si,0.5~2wt.%Mn、0~0.05wt.%P、0~0.05wt.%S、0~1.5wt.%Al、0~1wt.%RE、0~5wt.%Cr、0~5wt.%Ni、0~1wt.%Mo、0~0.5wt.%V、0~0.5wt.%Nb、0.02~1wt.%Ti、0.02~0.8wt.%N、余量F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6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