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组分及其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0467.9 | 申请日: | 200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8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姚培洪;杨战军;朱博超;赵旭涛;胡徐腾;赵东波;刘春福;贾军纪;吴建;徐光华;李洁;杨世元;张平生;黄春波;郝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4/649;C08F4/645;C08F4/6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 琰 |
地址: | 100007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聚合 固体 催化 组分 及其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聚合固体催化组分及其催化剂,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丙烯(共)聚合的催化组分及其催化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以镁、钛、卤素和给电子体作为基本成分的固体钛催化剂组分,可用于CH2=CHR烯烃聚合反应,特别是在具有3个碳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聚合中可以得到较高收率和较高立体规整性的聚合物。其中,给电子体是催化剂组分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并随着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发展导致了聚烯烃催化剂不断地更新换代。
早先,文献中大量报道了多种给电子体化合物,例如多元羧酸、一元或多元羧酸酯、酸酐、酮、单醚或多醚、醇、胺等及其衍生物,其中较为常用的是二元芳香羧酸酯类,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CN85100997A)等。
近年来,人们尝试采用其他化合物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中的给电子体,US4971937、US2004014597和EP728769采用了特殊的1,3-二醚类化合物作为给电子体,如2,2-二异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异丙基-2-异戊基-1,3-二甲氧基丙烷和9,9-二(甲氧基甲基)芴等,亦可参见CN1042547A、CN1143651A、US2003027715和WO03076480。CN1054139A所公开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中,采用特殊的1,3-二酮类化合物作为给电子体,如2,2,6,6-四甲基-3,5-庚二酮和2,2,4,6,6-五甲基-3,5-庚二酮等。
最近又公开了一类特殊的二元脂肪族羧酸酯类和二醇酯类化合物,如琥珀酸酯、丙二酸酯、戊二酸酯、乙二醇酯、丙二醇酯、丁二醇酯、戊二醇酯和己二醇酯等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内部电子给体(参见US6818583、WO2004024785、CN1313869A、CN1236373A、CN1236374A、CN1552741A、CN1213080C、CN1542024A、CN1552742A和CN1552740A)。这些给电子体化合物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而且所得聚丙烯的分子量分布明显加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CH2=CHR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其中R为氢或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烃基基团。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含有上述催化组分的催化剂。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含有5-降冰片烯-7-杂原子结构的琥珀酰胺可有效地做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内部电子给体,且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应用。
基于上述研究,本发明提出一种烯烃聚合催化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10-25%镁、1-10%钛、40-60%卤素和1-30%内给电子体,所述的内给电子体选自通式(I)中的至少一种琥珀酰胺:
其中,基团X为氧、硫或氮等杂原子;基团R1至R4彼此相同或不同,是氢或是C1-C20的线型或支化的烷基、链烯基、环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烷基芳基基团,任选含有杂原子;基团R5至R10彼此相同或不同,为氢或C1-C20的线型或支化的烷基、链烯基、环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烷基芳基基团,任选含有杂原子,并且R5-R10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团可以互相键合生成一个或几个稠环结构。
在上述通式化合物中,X优选为氧原子。
在上述通式化合物中,R1至R4优选为C1-C10的烷基、环烷基或芳基烷基,进一步优选C1-C10的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新戊基,特别优选甲基、乙基或异丙基。
在上述通式化合物中,优选R5和R6、R7和R8、R9和R10中至少有一组基团是氢,更优选地,基团R5至R10均为氢。
适宜上述通式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04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