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柱钉棒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0623.1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9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史春宝;蔡广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春立正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地址: | 101112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矫形植入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柱钉棒连接器(CF连接器)。
背景技术
脊柱是人体的中枢系统,不但支撑着人体的上半身,担负着人体弯腰、扭转身体等活动任务,而且是神经中枢的通道和保护伞,蕴藏其中的神经中枢控制着全身的脏器和运动。CF连接器在脊柱弯曲畸形矫形和脊柱创伤矫形的手术过程中负责两侧脊柱矫形固定系统的连接和固定,对手术的成败、持久性和患者的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现有常用的CF连接器的由连接板1、连接钩2和螺母3组成。连接板1两端设有长形通孔,连接钩2上端设有螺纹。在矫形手术的过程中,先植入U型钉和植骨,并用CF II棒9矫形后,用两个连接钩2钩住CF II棒9,再放入连接板1,使连接钩2的上端穿过连接板1的通孔,调整连接钩和连接钩的距离,使之达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在连接钩2上端旋紧螺母3,使矫形后的脊柱保持一定的形状、距离并固定。
上述的CF连接器,虽可起到连接和固定两侧脊柱矫形固定系统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由于该结构要求连接板1的长度须大于CF II棒的常规间距,因此产品的使用状态长度较大,使用效果不够理想;并且其主要紧固部件螺母3在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上自由度未受限制,因此不能完全定位,如果患者术后未遵医嘱,作出不当或过激、过量的运动,则螺母容易发生松动,造成连接钩、连接板相互间移位,使手术失败或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从而造成该CF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脊柱钉棒连接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使用状态长度较短,螺母不易松动,连接钩和连接板相互间不会发生移位,并避免因此导致的手术失败或二次手术的新型结构的CF连接器,实属当前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CF连接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脊柱钉棒连接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使用状态长度较短,且螺栓不易松动,连接钩和连接板不易发生相互位移,产品安全性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脊柱钉棒连接器,用于固定脊柱两侧的CF II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紧固件和定位件,其中: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均具有连接端和固定端,固定端均设有CF II棒固定部,靠近CF II棒固定部处设有紧固件连接部,CF II棒固定部与紧固件协同固定CF II棒;左连接板在靠近连接端处设有定位件连接部;右连接板自靠近连接端处至中部设有滑动连接部;右连接板的连接端搭于左连接板的连接端上方,定位件通过右连接板的滑动连接部与左连接板的定位件连接部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脊柱钉棒连接器,所述的左连接板在定位件连接部处设有定位件锁死部。
前述的脊柱钉棒连接器,所述的定位件为内六角定位螺钉,定位件连接部为与内六角定位螺钉匹配的定位螺孔。
前述的脊柱钉棒连接器,所述的定位件锁死部为设于定位螺孔下部的环形槽,环形槽的内径大于定位螺孔的大径;定位螺钉螺紧后,位于环形槽内的部分螺纹被破坏,并与环形槽的槽底相抵。
前述的脊柱钉棒连接器,所述的滑动连接部为长形通孔,长形通孔的宽度介于定位螺钉的大径与头部外径之间。
前述的脊柱钉棒连接器,所述的CF II棒固定部为钩状结构,钩状结构的末端位于CF II棒的下方或下方偏外侧。
前述的脊柱钉棒连接器,所述的钩状结构的内侧为与CF II棒外径相当的半圆弧形。
前述的脊柱钉棒连接器,所述的紧固件为内六角紧固螺钉,紧固件连接部为与内六角紧固螺钉匹配的紧固螺孔。
前述的脊柱钉棒连接器,所述的左连接板还具有一使其紧固件连接部、CF II棒固定部与右连接板的紧固件连接部、CF II棒固定部位于同一高度的向上弯折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脊柱钉棒连接器,使用时的长度略大于CF II棒的间距,使用效果更好,并且连接钩和螺栓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及反方式处理,降低了各部件间的关联性,细化了每个部件的功能,安装完成后,通过破坏紧固螺钉的部分螺纹,使相应的螺纹功能失效,从而限制其自由度,解决了螺栓松动的问题,提高了产品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春立正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春立正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0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