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离混合油中的溶剂的纳滤膜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0910.2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8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房诗宏;刘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房诗宏;刘进才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6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津燕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离 混合 中的 溶剂 滤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离混合油中的溶剂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 纳滤膜有效分离混合油中的溶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对油料(如大豆、棉籽等)中的油脂的提取通常采用己烷、6 号溶剂油等溶剂浸出的方法,含有油脂的溶剂萃取相被称为混合油。对混 合油的处理通常采取蒸发来分离溶剂和油脂。一般混合油中含油脂约 20%,生产1吨油脂需要蒸发约5吨溶剂,为了冷凝溶剂蒸汽需要配套动 力设备以驱动冷却水系统,同时还会造成热污染。
杂萘联苯聚醚砜(PPES)超滤膜是以杂萘联苯聚醚砜为原料,N-甲基 吡咯烷酮(NMP)为溶剂,有机小分子丙醇(PrOH)和无机小分子氯化 锂(LiCl)作为混合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的超滤膜(“低截留分子量 PPES超滤膜的制备”,高嵩等,功能高分子学报,第21卷第3期,2008 年9月)。一般来说,超滤膜用于过滤1000道尔顿以上的分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环保的有效分离混合油中 的溶剂的方法。
用于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分离混合油中的溶剂的纳滤膜,该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1)将丙醇、氯化锂与杂萘联苯聚醚砜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溶 液经过滤后浇铸成膜,并将膜在水中浸泡,其中按重量份数计,丙醇∶氯 化锂∶杂萘联苯聚醚砜∶N-甲基吡咯烷酮=1~18∶0.1~3∶10~25∶60~ 80;
(2)将丙醇、氯化锂与杂萘联苯聚醚砜溶解于体积比为1∶1的乙二 醇甲醚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以该溶液浸涂步骤(1)制得的膜,再加热 形成复合膜,其中按重量份数计,丙醇∶氯化锂∶杂萘联苯聚醚砜∶混合 溶剂=2~12∶0.1~2∶5~10∶80~95。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将丙醇、氯化锂与杂萘联苯聚醚砜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溶 液经过滤后脱除气泡并静置,浇铸成膜;将膜在空气中停留蒸发溶剂后在 水中浸泡,溶剂交换完全即可,其中按重量份数计,丙醇∶氯化锂∶杂萘 联苯聚醚砜∶N-甲基吡咯烷酮=1~18∶0.1~3∶10~25∶60~80;
(2)将丙醇、氯化锂与杂萘联苯聚醚砜溶解于体积比为1∶1的乙二 醇甲醚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以该溶液浸涂步骤(1)制得的膜,再在100 ℃下加热30分钟形成复合膜,其中按重量份数计,丙醇∶氯化锂∶杂萘 联苯聚醚砜∶混合溶剂=2~12∶0.1~2∶5~10∶80~95。
上述纳滤膜可以截留200~1000道尔顿的分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离混合油中的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将混合油经过滤器过滤;
(2)滤液通过上述纳滤膜过滤,滤过的溶剂供循环使用;
(3)对未滤过的浓缩混合油进行蒸发,蒸出的溶剂经冷凝后供循环 使用。
在上述方法中,溶剂可以为己烷和/或6号溶剂油。
在上述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来自浸出器的混合油经过机械过滤器过滤,滤渣回流到浸出器;
(2)滤液通过具有上述纳滤膜的过滤器过滤,滤过的溶剂回收到溶 剂罐供循环使用;
(3)未滤过的浓缩混合油进入毛油蒸发器进行蒸发,蒸发器蒸出的 有机溶剂蒸汽经冷凝后回收到溶剂罐,余下的物质进入汽提蒸发器脱除残 余溶剂得到毛油,蒸出物经过冷却、油水分离,有机相进入溶剂罐。
本发明经研究发现,以杂萘联苯聚醚砜超滤膜作为基膜,进行二次浸 涂可以得到优先透过有机小分子的杂萘联苯聚醚砜纳滤膜,该杂萘联苯聚 醚砜纳滤膜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因此,首先采用了优先透过有机物小 分子的杂萘联苯聚醚砜纳滤膜对混合油中的溶剂进行分离,其工艺流程如 图1所示,溶剂回收率大于65%,溶剂中的油脂残留量小于1%,透过相 油脂去除率大于99%,溶剂可直接循环使用。因此,该方法可以比直接蒸 发工艺节能60%以上,减少冷却水用量以及相应的热污染,减少自由气体 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分离混合油中的溶剂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房诗宏;刘进才,未经房诗宏;刘进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0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败血症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红眼病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