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溶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它们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1031.1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坤;李毕忠;李泽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D06M11/65;D06M13/188;D06M13/192;A61L2/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向 华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溶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它们 用途 | ||
1.一种纳米银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A、混合分散还原剂溶液的制备
在密闭反应器中,以重量份计将0.1-10份一种或多种选自糖原、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葡萄糖的还原剂、40-75份乙醇与22-60份脂肪醇溶解制成所述的混合分散还原剂溶液;
B、纳米银溶胶的制备
将银盐溶于乙醇中制成浓度0.005-4.0重量%银盐乙醇溶液,然后在搅拌、避光和密闭的条件下,把所述的银盐乙醇溶液加到在步骤(A)得到的所述混合分散还原剂溶液中,所述银盐重量与所述混合分散还原剂溶液重量的比是0.8∶1.2至1.2∶0.8,然后在温度35-70℃下进行反应6-72小时,得到所述的纳米银溶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盐是一种选自硝酸银、乙酸银、柠檬酸银或酒石酸银的银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银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糖选自β-D-葡萄糖、α-D-葡萄糖或它们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醇是一种或几种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丁二醇、丁三醇、正戊醇或正己醇的脂肪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银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原分子量为1500000-5000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银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为30000-90000。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纳米银溶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胶的银粒子含量是20-20000ppm,所述银粒子粒径是0.5nm-40nm,所述银粒子粒径在室温下保存100天不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银溶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胶的银粒子含量是500-10000ppm,所述银粒子粒径是0.5nm-30nm。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方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或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银溶胶在织物用抗菌后整理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织物抗菌处理的纳米银溶胶的浓度为50-100pp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银溶胶在织物用抗菌后整理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织物抗菌处理的纳米银溶胶的浓度为50-100ppm。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方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或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银溶胶在天然纤维抗菌防臭处理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银溶胶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小于30ppm。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银溶胶在天然纤维抗菌防臭处理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银溶胶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小于3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10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蜂蜜绿茶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