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间隙回转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1289.1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峰;王喜太;付慧群;张晓玉;孙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C35/12 | 分类号: | F16C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100176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高精度仪器、设备上的回转副,是一种无间隙回转副。
背景技术
目前,精密作业日益向着纳米尺度发展,对精密设备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急切需求工作行程大、定位精度高的仪器、设备。我国几十毫米运动行程的运动平台定位精度只能达到微米级(几十微米到几微米),其主要原因是机构中运动副间隙影响了系统精度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间隙回转副,它旋转精度高、高刚度和结构紧凑,可以广泛地用在微机械装配、光学微调整、生物微操作、显微医疗和超精密加工等精密作业领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由于回转副运动精度低而使仪器、设备精度低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间隙回转副,它包括有回转轴、无内套滚珠轴承、端盖、轴承座;所述的回转轴是由中部的粗轴和两侧的细轴一体连接构成,在中部的粗轴与两侧的细轴的过渡处分别设有环锥形滚珠滚道,在该两个滚珠滚道上分别套接有无内套滚珠轴承,使滚珠滚道与无内套滚珠轴承的滚珠配合,在无内套滚珠轴承的轴向外端设有端盖,该端盖套在细轴上;所述的轴承座内设有无内套滚珠轴承座孔和端盖座孔,该无内套滚珠轴承座孔和端盖座孔相通形成阶梯孔,该无内套滚珠轴承座孔的直径小于端盖座孔的直径;所述的无内套滚珠轴承设置在无内套滚珠轴承座孔内,所述的端盖的外圆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端盖座孔设有内螺纹,该端盖的外螺纹与端盖座孔的内螺纹配合连接。
所述的粗轴与两侧的细轴的过渡处形成有圆锥形,该圆锥形的锥角α为60°。
使用时,通过旋紧端盖,可以调整回转轴与无内套滚珠轴承的配合间隙,提高其结构刚度,从而提高本发明回转副的旋转精度。旋松卸下端盖,就可以很方便地卸下无内套滚珠轴承,进而卸掉回转轴。使用本发明的无间隙回转副,会使回转系统的运动精度得到很大提高,同时本发明无间隙回转副的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易于设备、仪器维护。
本发明的优点是:旋转精度高、高刚度和结构紧凑,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易于设备、仪器维护,可以广泛地用在微机械装配、光学微调整、生物微操作、显微医疗和超精密加工等精密作业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回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无间隙回转副,它包括有回转轴1、无内套滚珠轴承4、端盖2、轴承座3;所述的回转轴1是由中部的粗轴12和两侧的细轴11一体连接构成,在中部的粗轴12与两侧的细轴11的过渡处分别设有环锥形滚珠滚道13,在该两个滚珠滚道13上分别套接有无内套滚珠轴承4,使滚珠滚道13与无内套滚珠轴承4的滚珠5配合,在无内套滚珠轴承4的轴向外端设有端盖2,该端盖2套在细轴11上;所述的轴承座3内设有无内套滚珠轴承座孔31和端盖座孔32,该无内套滚珠轴承座孔31和端盖座孔32相通形成阶梯孔,该无内套滚珠轴承座孔31的直径小于端盖座孔32的直径;所述的无内套滚珠轴承4设置在无内套滚珠轴承座孔31内,所述的端盖2的外圆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端盖座孔32设有内螺纹,该端盖2的外螺纹与端盖座孔32的内螺纹配合螺纹连接。
当粗轴12较粗时,所述的粗轴与两侧的细轴11的过渡处形成有圆锥形14,该圆锥形14的锥角α为60°。
使用时,通过旋紧端盖2,可以调整回转轴1与无内套滚珠轴承4的配合间隙,提高其结构刚度,从而提高本发明回转副的旋转精度。旋松卸下端盖2,就可以很方便地卸下无内套滚珠轴承4,进而卸掉回转轴1。使用本发明的无间隙回转副,会使回转系统的运动精度得到很大提高,同时本发明无间隙回转副的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易于设备、仪器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未经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1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