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加氢制备1,8-二氨基-3,6-萘二磺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1414.9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3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孟明扬;王玉灿;马瑛;徐飒英;李春梅;蒲爱军;霍金玲;杨文东;刘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9/47 | 分类号: | C07C309/47;C07C303/22;B01J23/44;B01J23/4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何薇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加氢 制备 氨基 萘二磺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涉及一种液相催化加氢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加氢制备1,8-二氨基-3,6-萘二磺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1,8-二氨基-3,6-萘二磺酸是制备H酸的中间体,也可直接用于合成新型活性染料。H酸(化学名称: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是萘系中最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同时也是染料和颜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印染、纺织、棉织品和化工等行业。
现有技术中制备1,8-二氨基-3,6-萘二磺酸均采用铁粉还原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的方法。JP4210954A公开了一种H酸合成工艺:先将萘二磺化、混酸硝化生成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再用铁粉还原得到1,8-二氨基-3,6-萘二磺酸,最后成盐、水解获得H酸。采用铁粉还原方法制备1,8-二氨基-3,6-萘二磺酸的工艺,不仅腐蚀设备、工艺操作繁杂,而且会产生大量的铁泥废渣、严重污染环境。迄令未见催化加氢制备1,8-二氨基-3,6-萘二磺酸方法的报道。
JP50101349A报道了一种催化加氢制备氨基T酸(1-氨基-3,6,8-萘三磺酸)的方法,采用Pd/C催化剂、水作溶剂,在60~200℃温度、2MPa压力下将1-硝基-3,6,8-萘三磺酸还原成1-氨基-3,6,8-萘三磺酸,收率80.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为绿色环保的还原工艺来制备1,8-二氨基-3,6-萘二磺酸,该工艺的反应条件相对温和,适宜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为了克服现有铁粉还原技术存在的腐蚀设备、工艺操作繁杂、大量铁泥废渣污染环境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液相催化加氢技术,即在催化剂作用下,采用加氢还原这一绿色还原工艺,以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制备1,8-二氨基-3,6-萘二磺酸。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加氢制备1,8-二氨基-3,6-萘二磺酸的方法,以Pt/C或Pd/C作催化剂,于水介质中,将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加氢还原制备1,8-二氨基-3,6-萘二磺酸,反应式如下:
由于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的萘环上存在两个硝基,其还原难度比相类似的单硝基芳环磺化物(例如1-硝基-3,6,8-萘三磺酸)要大,所需的还原条件比1-硝基-3,6,8-萘三磺酸的还原条件更强。然而还原反应条件过于强化则比较容易生成副产物,导致反应收率降低,杂质含量增大,产品(还原母液)不适宜直接应用于下步水解反应。因此,选择适宜的加氢还原条件成为本发明的关键。
本发明所采用的催化剂为Pt/C或Pd/C,对硝基加氢还原都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且可循环使用。所用Pt/C催化剂中Pt含量为0.5%~5%(重量),Pd/C催化剂中Pd含量为0.5%~10%(重量)为宜。采用不同类型、不同组成的催化剂,其用量以及相应的反应条件对还原母液的含量和收率有直接影响。
以Pt/C作催化剂时,选用含量为0.5%~5%、用量为0.1%~10%(以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重量计)的Pt/C催化剂,即可获得含量较好的还原母液。综合反应条件和经济因素、以及还原母液直接应用于后续反应的含量要求考虑,Pt/C催化剂用量优选为以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重量计算的0.5%~7%为宜。
以Pd/C作催化剂时,选用含量为0.5%~10%、用量为0.1%~10%(以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重量计)的Pd/C催化剂,也可获得含量较好的还原母液。为使还原母液能直接应用于后续反应,并且降低制备成本,Pd/C催化剂用量优选为以1,8-二硝基-3,6-萘二磺酸重量计算的1%~8%为宜。
上述两种催化剂均可满足要求,并可以循环使用五次以上。之后,可按照常规方法回收。两种催化剂相比,Pt/C催化剂的催化加氢还原收率略高;而采用Pd/C催化剂的成本略低、更为经济适用。
温度也是影响反应收率的重要因素。过高的温度会产生较多的副产物,无法获得较好的产品含量和收率;温度过低则吸氢温度不够、无法加氢完全,影响还原母液质量,从而影响后续反应。在上述反应步骤中,适宜的反应温度为40~150℃,优选40~130℃,更优选40~120℃。
本发明加氢还原反应的氢气压力选自0.8~3.5MPa,优选1.0~2.5MPa,更优选1.2~1.8MPa。
上述反应步骤中,催化加氢的反应时间为0.5~4.5小时,优选1~4.5小时,更优选2.5~4.5小时,可以保证原料反应完全。实际操作中采用液相色谱跟踪确定反应终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1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热风枪360°出风口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