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量文件的网络下载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1939.2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1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邓峰;胡建良;齐向东;王劲林;潘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智网传媒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小蓉 |
地址: | 100190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量 文件 网络 下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数据量文件的 高效网络下载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文件的数据量不断增大,尤其是高清媒体的日益 普及,使得人们经常需要下载大数据量文件。而如何在一定网络带宽环境下实现大 数据量文件(如高清媒体文件,该类文件平均容量达到4G以上)高效、完整的下载 并在本地并进行播放将会是个不小的难题。而目前下载中使用的较为广泛的有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网络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主要用于在主机间建立一个虚拟连接,以实现高可靠 性的数据包交换。IP协议可以进行IP数据包的分割和组装,但是通过IP协议并不 能清楚地了解到数据包是否顺利地发送给目标计算机。而TCP协议在其传输模式中, 会在将数据包成功发送给目标计算机后要求发送一个确认;如果在某个时限内没有 收到确认,那么TCP将重新发送数据包。另外,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接收到无序、 丢失以及被破坏的数据包,TCP还可以负责恢复,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只要不得到确 认,就重新发送数据报,直到得到对方的确认为止。
TCP协议可以提供一条可靠的传输途径,所以在目前对传输数据要求较高的一 些场合均以TCP协议为主,以保证数据的正确、完整性。但如果在面对大量终端与 服务器实现TCP传输时,由于服务器要负责实现全部的容错机制,因此极大地增加 了服务器的各种开销,这对于服务器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TCP/IP协议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创立是为了向 应用程序提供一条访问IP的无连接功能的途径。TCP和UDP都使用IP。UDP的设 计允许应用程序创建数据报,以及将它们编址到访问应用程序或进程的端口。UDP 的基本作用就是向一个IP分组增加一个应用程序进程的端口地址。
可以看出UDP较之TCP简单了很多,只要把数据发送出去而不管发送端是否成 功收到数据,因此传输速度较快。但是该协议对于可能出现的丢包无容错机制,无 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即无法保证可靠的数据传输。
考虑到高清媒体容量大的特性,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下载就是一个大容量数据 传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还要兼顾到数据传输的速 率问题,TCP虽然可靠,但自身的容错特性会造成一定程度上造成数据的重复传输, 且过多的协议握手也对速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面对大量数据传输的时候,服务 器负载较重;UDP虽然能比较有效的解决服务器负载问题,拥有较快的数据传输速 度,但UDP是面对无连接的,对网络丢包未做容错处理,因此,不能提供可靠的数 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保证数据传输可靠的基础上实现大数据量文件高效 率传输的网络下载方法。并且,该网络下载方法能够根据网络丢包率自动选择数据 下载方式及容错机制,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正确性,满足各种不 同网络丢包率的环境下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数据量网络下载的方法,该方法涉 及服务器和终端,所述服务器具有控制线程和数据线程,所述终端具有控制线程和 数据线程,所述大数据量文件的网络下载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服务器和终端运行控制线程进行协议信息交互,完成服务器和终端的控制端 口协议间的握手;
2)步骤1)结束后,服务器和终端运行数据线程,完成服务器和终端的数据端 口的握手;
3)通过数据线程在服务器和终端的数据端口之间传输数据文件;
4)在数据文件传输完毕后重新运行控制线程。
采用上述方案,当握手成功,数据端口直接进行数据的下载,控制端口不再干 涉,仅当当前文件传输完毕再由控制端口接管并进行下一个文件的下载流程或者进 入等待用户触发状态,中间数据传递节省了不必要的握手,从而有效的改善数据传 输速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进行协议信息交互时,当协议信息发起端在 发出协议信息后,在预先设定的时间阈值内未收到接收端对所述协议信息的回复, 则所述协议信息发起端重发该协议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时间阈值为20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智网传媒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北京中科智网传媒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1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