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2006.5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3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芳;梁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1/1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流媒体业务是将流媒体技术在移动网络和终端上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移动通信网,为手机终端提供音频、视频的流媒体服务。移动流媒体技术包括移动流媒体的编解码、移动流媒体的传输、移动流媒体的重传等。流媒体编码后的数据包对应不同的重要性,重要性较高的数据包可以采用次数较多的重传,重要性较低的数据包可以采用次数较低的重传。移动流媒体在传输时会途径无线传输部分和有线传输部分,无线传输部分较有线传输部分较易发生错误。现有技术中,是当前数据包中携带前面已发送的数据包的重要性信息,即一个数据包的最大重传次数,是需要等到后续数据包到达时才可以确定,才能进行重传。且现有技术中不论是无线传输丢包还是有线传输丢包,都采用应用层重传机制。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数据包的重要性信息携带在后续数据包中,导致重传延迟较长;无线传输部分和有线传输部分同样采用应用层重传机制,进一步延长了重传延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重传延迟较长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数据包的后续数据包的重要性指示信息,所述重要性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后续数据包的重要性;
获取与所述重要性指示信息对应的后续数据包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最大重传次数;
根据所述HARQ最大重传次数,对所述后续数据包进行物理层重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端BS接收发送端BS发送的数据包;
当接收端BS正确接收的数据包为替代包时,忽略向接收端UE发送所述替代包,所述替代包中携带替代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端BS接收发送端UE发送的数据包;
当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达到HARQ最大重传次数,且仍未正确接收时,发送端BS生成替代包,所述替代包中携带替代指示信息;
发送端BS将所述替代包发送给接收端BS,使所述接收端BS在正确接收数据包后根据替代指示信息确定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是否为替代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数据包的后续数据包的重要性指示信息,所述重要性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后续数据包的重要性;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重要性指示信息对应的后续数据包的HARQ最大重传次数;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HARQ最大重传次数,对所述后续数据包进行物理层重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BS发送的数据包;
响应模块,用于当正确接收的数据包为替代包时,忽略向接收端UE发送所述替代包,所述替代包中携带替代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UE发送的数据包;
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达到HARQ最大重传次数,且仍未正确接收时,生成替代包,所述替代包中携带替代指示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替代包发送给接收端BS,使所述接收端BS在正确接收数据包后根据替代指示信息确定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是否为替代包。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当前数据包中携带后续数据包的重要性指示信息,通过将重要性指示信息映射成HARQ最大重传次数,可以实现物理层重传,避免由应用层重传引起的时延较长等问题,有利于提高实时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携带重要性指示信息的当前数据包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HARQ重传机制在发送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HARQ重传机制在接收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接收携带重要性指示信息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RTP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20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