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浮动车数据提取车辆排队长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2506.9 | 申请日: | 200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4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柱;李亚檬;朱书善;宋向辉;陈艳艳;谌仪;刘楠;赵佳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京楠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浮动 数据 提取 车辆 排队 长度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浮动车数据提取车辆排队长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立停止点浮动车记录子数据库:
从后台计算机处理中心的浮动车信息总数据库中取出停止点浮动车记录,每条停止点浮动车数据记录包括GPS设备编号及回传时间、GPS位置坐标、瞬时速度、方位角,将各条记录按回传的时间顺序排列,存放在停止点浮动车记录子数据库中;
步骤二、计算停止点浮动车的投影距离:
用步骤一得到的停止点浮动车记录子数据库中的数据计算每辆停止点浮动车的投影距离,投影距离是每辆停止点浮动车的GPS位置坐标到路段间的直线距离,将计算好的投影距离存放在浮动车投影距离子数据库中;
步骤三、用投影距离最大允许值过滤停止点浮动车所在路段:
将步骤二得到的浮动车投影距离子数据库中的投影距离与最大允许值进行比较,取所有投影距离小于最大允许值的停止点浮动车记录,将其存放在浮动车投影距离满足设定条件子数据库中;
步骤四、通过回查的方式二次判定停止点浮动车所在路段:
将步骤三得到的浮动车投影距离满足设定条件子数据库中停止点浮动车的GPS设备编号与浮动车信息总数据库中原有的移动点浮动车路段匹配子数据库中移动点浮动车的GPS设备编号进行对比,如果记录在浮动车投影距离满足设定条件子数据库中的停止点浮动车的GPS设备编号能够在移动点浮动车路段匹配子数据库中找到相同的移动点浮动车GPS设备编号,则匹配成功,就判定该停止点浮动车属于该路段,将所有匹配成功的停止点浮动车数据放入停止点浮动车二次路段匹配子数据库中;
步骤五、计算每辆停止点浮动车到交叉口的距离:
从步骤四得到的浮动车二次路段匹配子数据库中取出每辆停止点浮动车GPS位置坐标,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计算出每辆停止点浮动车到路段交叉口的直线距离,将计算后得到的距离存放在浮动车到交叉口距离子数据库中;
步骤六、对停止点浮动车的排队位置进行排序:
对步骤五得到的浮动车到交叉口距离子数据库中各条浮动车记录按到交叉口距离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将排序好的浮动车记录放在浮动车到交叉口排队序列子数据库中;
步骤七、设定参考长度阀值:
设定一个参考长度阀值,该参考长度阀值是通过比较多个实测排队长度数据和浮动车单位长度内排队车辆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得到的最佳判断建议值;
步骤八、对停止点浮动车的数量进行一次统计:
以步骤七中的参考长度阀值为一次度量区间,对步骤六得到的浮动车到交叉口排队序列子数据库中的浮动车的数量进行统计,统计出每个一次度量区间内的浮动车的数量,直到出现连续两个一次度量区间内浮动车的数量为零;将统计结果放入排队车辆一次统计结果表中;
步骤九、求最大和:
找出步骤八得到的浮动车数量最大的和次大的两个一次度量区间,对这两个一次度量区间中的浮动车数量进行相加求最大和;
步骤十、对停止点浮动车的数量进行二次统计:
以步骤七中的参考长度阀值的两倍作为二次度量区间,以一次度量区间大小为间隔,对步骤六得到的浮动车到交叉口排队序列子数据库中的浮动车的数量进行统计,依次统计出每个二次度量区间内的浮动车的数量,将统计结果放入排队车辆二次统计结果表中;
步骤十一、确定排队长度:用步骤九得到的最大和与步骤十得到的排队车辆二次统计结果表中的每个二次度量区间的浮动车数量比较,直到第一次出现二次度量区间内浮动车的数量小于最大和的1/4,则取该二次度量区间的中间值为排队长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25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用隔板以及具备该隔板的燃料电池
- 下一篇:真空断路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