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减速带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2833.4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柱;马煜;赵曾武;马锃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 宁;关 畅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减速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公路减速带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6467万辆,汽车数量在高速增长,而交通事故也一直高居不下。为了使高速行驶的车辆在一些特殊路段减速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居民区、收费站、城乡接合部,以及国道、省道的一些事故多发地段设置有大量的减速带来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在汽车翻越减速带的过程中,由于自重会产生一定的能量,这些能量若不加以收集,将变为无用功而浪费;如果将每一辆汽车的这些能量收集起来,将非常可观。
已有的两个与本发明属于相同技术领域的专利摘抄如下:
I、“道路减速带发电动力装置属于动力能源设备;在箱体内侧底面上固配下托板和液压油缸,联轴器将缸杆与带有压板和上托板的压杆连接,外部配装定位套的导套套装在压杆上,定位板将定位套固装在箱体内壁上;压力弹簧套配在液压油缸和压杆外部,其上、下端面分别与上托板和下托板接触;在箱体上端面内侧固装支撑板和固定板,固定板与压板限位配合;液压油缸的进、出油口与由油箱、液压油罐、液压马达、蓄能器等组成的液压系统连接,液压马达与发电机连接。”
II、“一种道路减速带发电装置,包括上压板、上底板、下底板和发电机构,减速带固定安装在上压板上,上底板安装在道路上,上压板四方安装在四根导杆上,在导杆外套装弹簧,导杆下端位于上底板的通孔中,弹簧的下端位于通孔上,发电机构位于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齿条安装在上压板的底部,齿条呈竖直布置,齿条下部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安装在主轴的一端,主轴的另一端安装下从动齿轮,下从动齿轮与下左单向飞轮机构、下右单向飞轮机构连接,上左单向飞轮机构、上右单向飞轮机构与上从动齿轮连接,上从动齿轮安装在上传动轴上,上传动轴与电机轴联接。”
以上两种发明都存在较大的缺点,制约了产品的市场化,它们共有的不足为:
1、所有的零部件都需置于减速带内部,实现较为困难。众所周知,减速带的下部体积空间很小,要安装复杂的组件有两种办法,一则增大减速带体积,这样不仅对汽车翻越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提高减速带的制作成本;或者,对公路进行较大改造,这样会加大对公路的损坏程度,而且费用也较高,制约了此类发明的应用。
2、汽车每次翻越减速带后的能量不能先进行存储再利用,而是直接驱动机械设备传动至发电机发电。由于每次产生的能量较小,故发电机工作发出的功率和电量也极小。单次产生的能量太小,是否可以利用还有待于验证。另外,根据发电机的工作特性,较短的工作时间和较小的驱动能量不能产生可靠的电量,且发电机工作太过频繁,特别是在行驶汽车较多的地方,严重影响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占用路面面积小,能够将能量聚集的公路减速带发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减速带发电装置,它包括路面部分和主机部分,路面部分包括固定在路面上的减速带,减速带中嵌有一气缸组,所述气缸组的活塞伸出端连接有受压体,当所述活塞处于自由位时,所述受压体高于所述减速带,所述气缸组的气缸下部连接有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连接到主机部分的一单作用气缸上,所述单作用气缸驱动连接一齿条,所述齿条啮合一套设在第一轴上的单向传力齿轮,所述单向传力齿轮内设置有棘轮机构,所述第一轴通过滑动花键与第二轴连接,所述第二轴与第三轴通过牙嵌离合机构衔接;所述第一轴上还套设有一单向离合器和一第一减速齿轮,所述第一减速齿轮啮合一第二减速齿轮,第二减速齿轮同轴连接一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成90°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连接一凸轮;所述凸轮触及到安装在所述第二轴上的一推盘;所述第三轴上还套设一平面蜗卷弹簧和一单向传力加速齿轮,所述单向传力加速齿轮内设置有棘轮机构,所述单向传力加速齿轮连接多级加速齿轮,最后一级所述加速齿轮连接到一发电机的传动轴上,所述发电机通过电缆连接到蓄电池;所述第一轴上的单向传力齿轮与所述第三轴上的单向传力加速齿轮传力方向相反;所述主机部分还包括一支撑底座。
所述滑动花键孔内装有一支撑在所述第一轴与第二轴端部之间的复位弹簧。
所述齿条远离单作用气缸的一端连接有一齿条复位弹簧,所述齿条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受压体下方的所述活塞杆部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底端支撑在所述减速带上。
所述进气管路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2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