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力式三通阀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3107.4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星;周德海;韩林俊;王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1/06 | 分类号: | F16K11/06;F16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力 三通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力式三通阀,是一种两个进口共用一个出口的自动控制阀门,适用于 不同条件下管路之间的切换,尤其适用于冷媒自然循环并用型机房专用机的模式切换,属于 阀门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为营造通讯设备的工作环境,全年都需要 从这些环境中排放热量,测试结果表明,大量的通信基站和模块局的全年运行的空调设备的 能耗达到总用电量的50%左右,已成为妨碍电信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解决通信行业 空调系统的能耗问题已成为通信企业的重要课题。
为降低通讯基站的空调能耗,早在1985年,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就研制出带有冷媒自 然循环的“冷媒自然循环并用型机房专用机”(参见:孙丽颖,马最良.冷剂自然循环空调机的 特性与应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6):729-732.),其结构如图1所 示。该冷媒自然循环并用型机房专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如下:冷媒自然循环并用型机房专 用机由室外机组1、室内机组2两部分构成,通过气体连接管3和液体连接管4构成一个整 体;当室外温度较低时,电磁阀7、电磁阀8开启,电磁阀9关闭,机房专用机转换成分离 式热管系统,通过自然循环实现室内降温;当室外温度较高时,电磁阀7、电磁阀8关闭, 电磁阀9开启,压缩机10投入运行,机房专用机转换为制冷循环,实现室内降温之目的。机 房专用机根据室内温度的高低,转换制冷循环和自然循环,可大幅度降低室内降温的能耗。
然而,采用电磁阀7和电磁阀9虽然可以实现冷媒制冷循环和自然循环的切换,但却使 机房专用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升高、运行性能降低,故至今没有得到很好 地应用。其具体表现在:
(1)由于电磁阀内部具有密封圈,频繁动作或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导致密封圈 变形或变性,使电磁阀丧失密封性能,起不到关闭效果;另一方面,电磁阀的使用寿命有限, 当超过一定的启闭次数后,电磁阀将失效,导致机房专用机故障。
(2)电磁阀需要电力作为动力,开启时始终带电,白白耗费电能。
(3)电磁阀的阀口是一个冷媒流动的局部阻力部件,无论是制冷循环还是自然循环,都 将导致冷媒的压力降低,影响机房专用机的性能;特别是当电磁阀9出现故障不能开启时, 压缩机不能抽吸蒸发器6中的气体,将使压缩机10排气温度升高,烧毁压缩机;
(4)在自然循环时,电磁阀7开启,冷媒蒸气从蒸发器6中经液体连接管3、电磁阀7 进入冷凝器5,必然有一部分冷媒沿压缩机排气管进入压缩机内,导致压缩机再次启动时出 现液击,损害压缩机。
鉴于上述原因,为使冷媒自然循环并用型机房专用机真正发挥其节能效果,必须提出解 决上述四大缺陷的电磁阀7和电磁阀9的替代方案,即必须提供全新的冷媒制冷循环和自然 循环的切换部件。
实现冷媒换向的切换部件最好的方案是采用三通阀。然而,目前出现的各种三通阀技术 方案都是针对解决一个进口两个出口的换向问题的,而用于冷媒自然循环并用型机房专用机 的冷媒制冷循环和自然循环切换的三通阀是一种具有两个进口共用一个出口的自动控制阀 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力式三通阀,解决该种冷媒自然循环并用 型机房专用机的冷媒制冷循环模式和自然循环模式切换以及方便现场施工安装的问题,从而 进一步提升复合机组系统的节能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3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热车辆车厢的系统
- 下一篇:用于涡轮发动机的添加剂喷射系统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