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代数重建算法的大视野锥束X射线倾斜扫描三维数字成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3151.5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傅健;江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1N23/083;G01N9/24;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新华;徐开翟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代数 重建 算法 视野 射线 倾斜 扫描 三维 数字 成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代数重建算法的大视野锥束X射线倾斜扫描三维数字成像方法,属于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CT)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X射线CT系统中,X射线源发出X射线,从不同角度穿过被检测物体的某一区域,放置于射线源对面的探测器在相应角度接受,然后根据各角度射线不同程度的衰减,利用一定的重建算法和计算机进行运算,重建出物体被扫描区域的射线线衰减系数分布映射图像,从而实现由投影重建图像,无损地再现物体在该区域内的介质密度、成分和结构形态等特征。
现行的CT技术,无论是2D-CT,还是3D-CT,均需要射线扫描被检结构断层所在的整个截面。于是,对于长、宽尺寸大而厚度小的板、壳结构的层析检测,射线不可避免要对比厚度尺寸大得多的长、宽尺寸所在截面作透视扫描。显然这种扫描透视投影数据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与从厚度方向扫描相比,要低得多,于是重建出的断层图像对结构细节分辨率必然很低;况且,当长、宽尺寸达到数米级时,也无法实施这种层析扫描。因此,现有常规CT技术对长、宽尺寸大而厚度小的结构,无法提供有效的层析检测技术。为此,薄板层析成像(CL)技术被提出。它采用圆、直线或螺旋扫描轨迹,对板壳结构实施倾斜扫描,利用一定的重建算法进行层析成像。CL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受扫描原理和探测器面积的影响,成像视野小,检测效率低。针对这个问题,出现了基于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的探测器偏置的大视野锥束X射线倾斜扫描三维数字成像方法,在系统硬件不变条件下,可将成像视野或速度提高1倍,重建过程简单、高效。
上述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的探测器偏置的大视野锥束X射线倾斜扫描三维数字成像方法,重建速度快、检测效率高,但存在较为明显的层间特征混叠,难以满足重建精度要求高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基于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的探测器偏置的大视野锥束X射线倾斜扫描三维数字成像方法,存在较为明显的层间特征混叠伪影,难以满足重建精度要求高的应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代数重建算法的大视野锥束X射线倾斜扫描三维数字成像方法,在系统硬件、扫描速度、成像视野不变条件下,可显著提高重建图像质量,重建过程简单。
本发明的扫描原理如图1:物体在转台带动下旋转;在每个旋转角度下,偏置的探测器ABEF将穿过物体的射线转换成电信号送到计算机,形成投影数据;当转台旋转360度即完成扫描;根据扫描形成的投影数据,利用本发明的面阵探测器偏置的大视野锥束X射线倾斜扫描三维数字成像代数重建算法进行重建,即可获得物体三维层析图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基于代数重建技术的大视野锥束X射线倾斜扫描三维数字成像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面阵探测器偏置的大视野锥束X射线倾斜扫描几何结构,形成数字射线投影图像获取系统;
(2)进行面阵探测器偏置的大视野锥束X射线倾斜扫描,获得一组二维数字射线投影图像序列;
(3)记录射线源到面阵探测器距离zc、旋转中心到面阵探测器距离z′c、射线倾斜角度面阵探测器水平方向探测通道个数m和垂直方向探测通道个数n;
(4)根据步骤(3)得到的参数和步骤(2)获取的二维数字射线投影图像序列,利用面阵探测器偏置的大视野锥束X射线倾斜扫描三维数字成像方法对应的代数重建算法,重建扫描区域的三维层析图像。
本发明的大视野锥束X射线倾斜扫描三维数字成像方法对应的代数重建算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3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