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的封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3177.X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薛力芳;李芳;刘育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02;H01S3/042;H01S3/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 反馈 光纤 激光器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封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实现隔声、隔振、温控和高频调制的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分布反馈(DFB)光纤激光器由于其线宽窄、结构简单等优点可广泛用于激光雷达、激光测距、相干探测、光通讯等领域。而DFB光纤激光器本身却具有一些缺点,比如其中心波长受环境温度、噪声和振动等影响会出现漂移或抖动现象,而这一现象对激光器的使用是极为不利的。
热电制冷器(TEC)用于温控,其体积小,温控精度高,但是制冷功率有限,制冷效率低,通常用于中小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我们使用了导热系数较大的紫铜制作了小体积的内层封装,并同时使用了两个热TEC用于温控以增强温控效果。目前用于隔振的减振器有多种,包括橡胶型、气液型等,但对小质量物体的减振应考虑小负荷的减振器,因此我们选用了小负荷钢丝绳减振器。此外,目前国内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产品均没有高频调制功能,在封装时有必要增加此功能以提高器件整体性能。
本发明激光器的封装实现了隔声、隔振和温控。此外还实现了高频调制,进一步提高了DFB光纤激光器的性能,从而拓宽了其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DFB光纤激光器的波长随环境温度、噪声、振动的影响而发生漂移或抖动,同时为提高激光器的性能,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器的封装方式,该封装不仅能有效消除温度、噪声和振动对激光器的影响,而且能同时实现激光器中心波长的高频调制,为提高激光器整体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裸露的DFB光纤激光器对环境的温度、噪声和振动都是敏感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同时实现隔声、隔振、温控和高频调制,并有效地协调各封装功能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优的封装效果。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的封装结构,包括:
一底座,为一矩形;
一外层封装,该外层封装为一内凹形的矩形,扣置在底座的上面,使底座与外层封装之间有一容置空间,该外层封装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同心开有两个第一圆孔;
隔声板;该隔声板帖附于底座与外层封装之间的内壁上,与外层封装上的两个圆孔对应开有两个第二圆孔;
一内层封装,该内层封装为一中空的矩形壳体,该内层封装固定在底座上的隔声板上,与隔声板上的两个圆孔对应开有两个第三圆孔;
一条状压电陶瓷,该条状压电陶瓷固定在底座上的隔声板上面的内层封装的底面上;
一DFB光纤激光器粘接固定在条状压电陶瓷上面的两侧,该DFB光纤激光器的两端穿出第一、第二及第三圆孔。
其中在内层封装和隔声板有第一圆孔的两侧及上面填充有吸声棉。
其中在外层封装没有第一圆孔的两侧的侧壁上安装有散热片。
其中在底座的下面的四角处分别固定有小负荷钢丝绳隔振器。
其中在内层封装没有第三圆孔的两侧壁面处安装有两个温控TEC。
其中DFB光纤激光器是使用刚性胶水353ND粘接固定在条状压电陶瓷上面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但可以实现隔声、隔振、温控,而且实现了高频调制。此封装可有效的提高DFB光纤激光器的整体性能,集成度高,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封装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本发明封装的横剖面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2,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的封装,包括:
一底座8,为一矩形。为避免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底座可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制作,本发明用的是尼龙材料。在底座8的下面的四角处分别固定有小负荷钢丝绳隔振器9,以达到减振的目的。
一外层封装7,为避免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封装7需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制作,本发明使用尼龙材料制作。该外层封装7为一内凹形的矩形,扣置在底座8的上面,使底座8与外层封装7之间有一容置空间,该外层封装7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同心可以两个第一圆孔71。在外层封装7没有第一圆孔71的两侧的侧壁上安装有由导热系数大的材料制作的外层侧壁封装11,本发明使用的是铝合金制作的。在外侧壁的外表面与TEC相应的位置处使用导热双面胶固定有散热片12,以解决两个TEC10的非温控面的散热问题。
一该隔声板6帖附于底座8与外层封装7之间的内壁上,与外层封装7上的两个圆孔71对应开有两个第二圆孔61;在内层封装4和隔声板6有第一圆孔61的两侧及上面填充有吸声棉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31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温控平面花洒
- 下一篇:一种应用中空纤维膜干燥技术的膜空气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