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田水带卷拾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3410.4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少龙 |
主分类号: | B65H75/40 | 分类号: | B65H75/40;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芳德 |
地址: | 028000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田 水带卷拾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工具,即一种农田水带卷拾器。
背景技术
过去,利用井水灌溉的旱田,多采用水渠向田间送水。近年来,为了节约用水,多采用水带向田间送水。水带是用较软的面料制成的可折叠的细管,平时卷成卷,用时打开接在水泵出口,把水送到田间。由于水带的位置要频繁的变动,浇完一处就要把水带卷起,移到另一处继续作业。闲置不用时也要卷起保存。因此,卷拾水带就成了一项常规的劳动。目前,由于没有专用工具,只能由人手工收卷水带。由于水带又湿又重,加之浇水作业多在春播前进行,气温较低,水管很凉,卷拾水带的难度和劳动强度都很大,而且还不容易卷紧卷正,给后续作业增加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农田水带的卷拾作业,而且作业效率较高,卷拾质量好,劳动强度小的专用工具。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农田水带卷拾器,其特点是:有一个适于依托在人的胸部的支架支撑一支转轴,转轴的一端是一段可卷绕水带的卷芯,另一端固连一个摇把。工作时,由人通过背带把这种卷拾器挂在胸前,把水带的一头卷在卷芯上,用手摇动摇把,即可把水带卷起。
所说的支架由一个板面和向板面前方延伸的悬臂构成,悬臂前部通过轴套支撑转轴。
所说的支架由板面和向前延伸角状框架组成,转轴支撑在框架的前角部。
所说的支架是一种内有多支辐条支撑的圆环,辐条交汇处设有轴套和转轴,转轴一侧固连的卷芯呈叉状。
所说的支架有两个圆环,其中一个圆环内有辐条支撑,和另一个圆环之间有横秤相连,两圆环至少有一个在一处断开为一个开口,开口的一边通过轴架装有一个和卷芯平行的扶正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种工具可以很方便的把农田水带卷拾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人力负担,卷拾质量高,便于移动,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经久耐用,预计会有较长的使用时期。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是第三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8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支架的主视图;
图9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支架的左视图;
图10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卷芯的主视图;
图11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卷芯的左视图;
图12是第三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可见:支架1,板面2,悬臂3,轴套4,转轴5,摇把6,卷芯7,角状框架8,背带9,水带10,圆环11,横秤12,扶正轮13,辐条14,开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2、3所示,这种农田水带卷拾器有一支架1。支架1是由一个板面2和向前延伸的悬臂3组成,悬臂前段支撑一个轴套4,轴套4里面穿有一段转轴5,转轴转轴2的一端是一段轴状的卷芯4,转轴2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弯折的摇把3。
显然,支架1的形式还可有多种,只要能挂在胸前起到支撑转轴作用的即为支架1。
第二种实施例:图4、5表示了与第一种实施例的支架属于同类结构的另一种支架1。这种支架1也有一个板面2,板面前面有向前延伸的角状框架8,角状框架8前部通过轴套支撑一个转轴5。使用时,如图5所示,通过背带9把这种卷拾器的支架1挂在人的胸前,再把水带10的一端卷在卷芯7上,手摇摇把6,即可把水带10卷到卷芯7上。
第三种实施例:如图6、7所示,这种农田水带卷拾器的支架1是两个由钢筋制成的圆环11,结合图8、9可见,两个圆环11之间由横秤6相连。其中,有一个圆环11内有多支辐条14支撑,圆心处有一轴套4,里面装有转轴5。结合图10、11可见,转轴5一头的卷芯7呈叉状,另一头有弯折的摇把6。此外,在支架1的一侧,至少有一个圆环11断开为一个开口15,开口15的一边通过轴架支持一个扶正轮13。使用方式如图12所示,通过背带9挂在人的胸前,把水带10的一头塞入卷芯7内,水带10搭在扶正轮13上,摇动摇把6,即可把水带10卷起。因为水带9是分段的,每段卷完后即可从卷芯4的一头倒出,放在地面上。由于扶正轮5具有校正水带的作用,水带9卷得又正又紧,便于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少龙,未经李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3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