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式LED灯具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3536.1 | 申请日: | 200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武;车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洪武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116023辽宁省大连市沙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led 灯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模块式发光二极管LED灯具,包括条状基座、多个散热鳍片和LED器件;所述条状基座具有相互背对的安装面和散热面;所述LED器件分布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多个散热鳍片的底边连接在所述散热面上,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散热鳍片的宽度大于所述条状基座的散热面的宽度,所述散热鳍片的两侧延伸超出所述散热面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散热鳍片相互平行,且各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散热面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式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的宽度为所述条状基座散热面宽度的1.5~3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式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基座的横向截面形状为矩形、半圆形、三角形或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式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基座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条状基座相互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条状基座散热面上设置的散热鳍片彼此相连为一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式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侧边还进一步连接设有一侧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式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散热鳍片的高度,且所述侧挡板的顶边与所述散热鳍片的顶边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式LED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件,用于与另一模块式LED灯具的连接部件相连,所述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侧挡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式LED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件,用于与另一模块式LED灯具的连接部件相连,所述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条状基座的两个端部和/或设置在所述散热鳍片的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式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面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散热鳍片的底边插接在所述固定槽中。
11、一种模块式发光二极管LED灯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造条状基座,所述条状基座包括相互背对的安装面和散热面;
制造散热鳍片;
将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底边连接在所述条状基座的散热面上,且所述散热鳍片的宽度大于所述散热面的宽度,所述散热鳍片的两侧延伸超出所述散热面的边缘;
将LED器件分布贴设在所述条状基座的安装面上;
在所述条状基座贴设LED器件的安装面上罩设用于分配光线和/或保护LED器件的灯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条状基座之后,还包括:在所述条状基座的散热面上开设用于卡设、焊接或铆接所述散热鳍片的固定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散热鳍片包括:
采用剪板机单片裁切方式制造所述散热鳍片;或
采用铸造方式制造侧边连接具有一侧挡板的多个所述散热鳍片;或
采用挤压拉伸后再切断方式制造侧边连接具有一侧挡板的多个所述散热鳍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造侧边连接具有一侧挡板的多个所述散热鳍片之后,还包括:
利用金属切削方式,依照设定长度切除所述侧挡板的底边部分,使所述侧挡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散热鳍片的高度。
15、一种模块式发光二极管LED灯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铸造方式制成散热主体部件,所述散热主体部件包括底板、以及间隔立设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散热鳍片;
沿各所述散热鳍片的中心轴线方向,通过切削工艺切除所述底板的部分边缘,使所述底板形成一条状基座,该条状基座与所述散热鳍片连接的面为散热面;形成所述条状基座的操作,使所述散热鳍片的宽度大于所述散热面的宽度,所述散热鳍片的两侧延伸超出所述散热面的边缘;
将LED器件分布贴设在所述条状基座的安装面上,该安装面为条状基座上与所述散热面相互背对的一面;
在所述安装面上罩设用于分配光线和/或保护LED器件的灯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洪武,未经杨洪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35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