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93708.5 申请日: 2009-09-25
公开(公告)号: CN101843877A 公开(公告)日: 2010-09-29
发明(设计)人: 刘新壮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16;A61K35/5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肝硬化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效果不够明显,二是见效比较迟缓,以致于大批肝硬化患者因肝的纤维化不断加重,最后引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而死亡。患者及其家属对此不满意。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它能解决以往此类中药治疗中效果不够明显,见效比较迟缓的问题,效果好、见效快,具有效果显著,药效确切,见效较快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采用中药原料制备,配方为(按重量比):

牡蛎4——30份    生地4——30份   当归4——30份

三棱3——25份    莪术3——5份    三七3——25份

赤芍3——25份    灵芝1.5——15份

这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是由下列方法制成的:

(1)按上述重量比,将牡蛎、生地、当归、三棱、莪术、赤芍经常规水提取工艺提取,制成浸膏细粉;

(2)按上述重量比,将三七、灵芝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细粉混合,搅拌均匀;根据需要,可制成中药冲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水丸剂、片剂等剂型。

本发明是根据民间传统配方,根据中医扶正培本、活血化瘀的理论,精心研制而成。医疗实践证明,肝硬化患者多由慢性肝炎,长期或反复发作引起广泛的肝细胞坏死,纤维化而成,其免疫力低下是关键的病因。方中灵芝、生地扶正培本、益气养血、补益肝肾;当归、三七去瘀血养心血;辅以牡蛎软坚散结、赤芍泻火降气,行血散瘀;三棱、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扶正培本,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疏肝止痛,软化肝脾之功,效果好,见效快,具有效果显著,药效确切,见效较快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

1、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

牡蛎70克    生地70克    当归70克

三棱60克    莪术60克    三七50克

赤芍60克    灵芝40克

按规定重量,用常规水提取工艺将牡蛎、生地、当归、三棱、莪术、赤芍提取,制成浸膏细粉117克,将三七、灵芝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细粉混合,搅拌均匀,制成细小颗粒,装入0号胶囊,制成中药胶囊739粒,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

2、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

牡蛎160克    生地150克    当归150克

三棱120克    莪术120克    三七120克

赤芍120克    灵芝100克

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制成中药胶囊1664粒,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

3、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

牡蛎300克    生地300克    当归300克

三棱250克    莪术250克    三七250克

赤芍250克    灵芝150克

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制成中药胶囊3196粒,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

4、取以下配方(按重量比):

牡蛎9份    生地9份    当归9份

三棱6份    莪术6份    三七6份

赤芍6份    灵芝5份

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制成中药胶囊,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

5、取以下配方(按重量比):

牡蛎25份    生地20份    当归20份

三棱20份    莪术20份    三七18份

赤芍20份    灵芝15份

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制成中药胶囊,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

临床资料:

本发明以中医肝硬化为例,经15例临床观察。选择中医诊断肝硬化为标准:肢软乏力,浑身没劲;腹胀、恶心、上腹隐痛;肝肿大、质地偏硬;黄疸、贫血或有出血倾向;出现肝掌、蜘蛛痣、皮肤色素沉着及浮肿等。如上症状,即可确诊。在确诊观察的对象中,男性8例,女性7例,无其它严重疾病,年龄为53岁-72岁,平均年龄62.7岁。

疗效判定:

1、显效:乏力消失,肢体有力;腹胀、恶心、上腹隐痛明显缓解;贫血和肝面容明显缓解,脸色白皙,出现红润;浮肿消失;肝纤维化检查指标明显缓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37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