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服务器和数据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3816.2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6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和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静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服务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完全分布式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服务器和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基于宽带网络或移动网络的图像远程传输、管理的新增值业务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该业务利用宽带网络,将分散、独立的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地域、全范围内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为了满足不断扩展的业务需要,当前的视频监控系统需要采用基于完全分布式的体系结构支持大容量前端设备接入、媒体转发、客户接入及录像存储,以保证在大容量情况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由于视频监控系统下大量视频监控前端和视频监控客户端都会通过各节点服务器与中心管理服务器进行通信,来存储某些重要数据至中心管理服务器的视频监控业务数据库,这就要求在通过HTTP+XML或者TCP+XML方式传送数据至视频监控业务数据库的过程中防止数据丢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缺乏一种有效的处理和保护机制来防止各节点服务器与中心管理服务器数据传送过程中的数据丢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大量数据在视频监控系统中传输时容易丢失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在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服务器执行将待发送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服务器的发送操作,并启动一定时器;
所述定时器启动后,所述第一服务器对所述发送操作进行扫描;
所述定时器到时后,所述第一服务器判断是否能扫描到所述发送操作;
在所述第一服务器能够扫描到所述发送操作时,所述第一服务器重新执行所述发送操作。
所述启动一定时器的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步骤:
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所述待发送数据。
所述待发送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服务器的哈希表中。
所述重新执行所述发送操作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步骤:
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服务器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服务器删除已经发送出去的所述待发送数据。
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视频监控系统,所述第一服务器为节点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为中心管理服务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为第一服务器,用于发送数据给第二服务器,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执行将待发送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服务器的发送操作,并启动一定时器;
扫描模块,用于在所述定时器启动后,对所述发送操作进行扫描;
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定时器到时后,判断所述扫描模块是否能扫描到所述发送操作;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扫描模块能够扫描到所述发送操作时,重新执行所述发送操作。
所述第一服务器应用于视频监控系统,所述第一服务器为节点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为中心管理服务器;
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发送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存储;
所述发送均为转发。
所述待发送数据存储在哈希表中。
所述的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服务器的反馈信息;
数据删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删除已经发送到所述第二服务器的数据。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发送数据给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执行将待发送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服务器的发送操作,并启动一定时器;
扫描模块,用于在所述定时器启动后,对所述发送操作进行扫描;
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定时器到时后,判断所述扫描模块是否能扫描到所述发送操作;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扫描模块能够扫描到所述发送操作时,重新执行所述发送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3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