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新建建筑物抗沉陷结构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3878.3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唐业清;吴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业清;吴如军 |
主分类号: | E02D27/18 | 分类号: | E02D27/18;E02D27/20;E02D2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厚 饱和 土地 新建 建筑物 沉陷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造在深厚淤泥饱和软土地基上六层以下新建房屋抗沉陷的地基基础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边、湖边、河边沼泽地等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修建的建筑物量大面广,但存在以下问题:
1.若全部用很长的深桩基础,则造价很高,同时细长的桩在周边软弱的淤泥、饱和软土介质中,缺乏约束力而容易失稳,很不安全;
2.若采用普通的条形基础或者筏板基础,则会引起大量沉陷甚至倾斜,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失败的工程实例很多。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新建建筑物抗沉陷结构和方法,可以用来在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修建基础稳固的抗沉陷的建筑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新建建筑物抗沉陷结构和方法,可以用来在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修建基础稳固的建筑物,解决在海边、湖边、河边沼泽地等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修建的建筑物容易沉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新建建筑物抗沉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置入有至少一个多格空心薄壁沉箱,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底部用钢筋混凝土密封底板予以密封,且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顶部做钢筋砼筏板,用于支撑建筑物;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所占空间中原实心土体的重量Q、建筑物重量q1以及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自重q2之间满足下述关系:Q≥q1+q2。
其中: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具有多个呈纵横排列的壁板,任意两个相对的壁板下部的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双榫槽结构,设置在壁板之间的钢筋混凝土密封底板上对应形成有双榫头结构。
其中:该钢筋混凝土密封底板上还向下设置有预制砼桩,该预制砼桩的下端进入持力土层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新建建筑物抗沉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该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按设计要求预先平整,准确放线定位,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施工设计标高;
步骤(2):在该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边挖土边下沉一个多格空心薄壁沉箱;
步骤(3):在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下沉至该设计标高后,浇注钢筋混凝土密封底板,将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底部密封;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所占空间中原实心土体的重量Q、建筑物重量q1以及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自重q2之间满足下述关系:Q≥q1+q2;
步骤(4):利用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置换相同体积土重,以承受建筑物与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总重量或者部分重量,防止建筑物沉陷。
其中:步骤(2)中,具体包括以下各分步骤:
步骤(2a):在该深厚饱和软土地基上,放置第一节预制的多格空心薄壁沉箱,在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底部设置有尖头钢靴,该节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各纵横壁板焊接浇注连接成整体,形成一个个井孔;
步骤(2b):在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井孔内均匀挖土,同时边挖边测量校正,控制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位置,防止倾斜以及不均匀下沉;在均匀挖土的同时,相应地根据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壁板高度,与挖土进度相互配合,不断接高多格空心薄壁沉箱。
其中:所述的“接高”,是把壁板的钢筋按设计要求焊接接长,并逐节浇注混凝土。
其中:步骤(3)中,先用相邻井孔降水的方法作降水处理,或者先在建筑物基础外设降水井作降水处理,然后浇注钢筋混凝土密封底板。
其中:步骤(3)中,当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箱底地下水无法抽干,或有基土涌入上冒现象,则先在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的井孔内注水,使井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以制止该多格空心薄壁沉箱底部的基土上浮,然后浇注水下封底素砼垫层,以封住井底,当素砼凝结硬后,再抽干井孔内的水,做找平层,放置钢筋骨架,浇注钢筋混凝土密封底板。
其中:步骤(3)中,在该钢筋混凝土密封底板上预留有锚栓孔和压桩孔,并在步骤(3)与步骤(4)之间增加步骤(3a)如下:先利用该锚栓孔置入锚栓,并浇环氧沙浆固定该锚栓,然后利用该锚栓将压桩架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密封底板上,再利用压桩架和千斤顶将该预制砼桩压入到基底持力土层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业清;吴如军,未经唐业清;吴如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3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