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用地网探测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4197.9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赵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 健 |
地址: | 650217云南省昆明市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用地 探测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接地网范畴,适用于变电站、发电厂、实验室、杆塔接地网探测。
背景技术:电力系统的接地关乎人身及设备的安全、稳定,接地网起着平衡人员、设备电位,疏导能量入地的重要使命。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人员疏忽或工作制度问题导致了一些老旧变电站的地网结构图缺失;新建变电站在基建阶段,由于监理责任心或施工方大意等原因也会导致实际地网结构与设计值出现偏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对地网缺陷的探测、诊断。
金属导体按照设计要求,填埋于地下,虽然一般会做防腐处理,但长期的地下掩埋,必然导致金属体腐蚀,进而影响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通过多点测量地网引出点间的电阻值,根据已有地网结构、金属材质、导体截面,通过分析判断可以确定地下金属体的腐蚀情况。目前这一诊断原理实际上是对地网平面结构及向上引出导体的电阻进行测量,而没有涉及到接地电阻,根据其测量原理,其对地网平面结构要求最严,地网结构向地下更深的金属地桩涉及的不多。可以说目前涉及到的地网诊断、检测技术的前提是对地网结构,尤其是平面结构要清楚。
可以看到本发明是基于实际的需求而提出的,通过地网探测装置能够对未知地网确定其结构,对于已知地网核实其结构。只有通过技术手段,明确了地网结构形式,才能够使得地网诊断技术有更广泛、更准确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对地网结构掌握的缺陷,利用设计的装置探测埋于地下大型金属体结构形状,确定或核实已有的地网平面结构形式,为地网的缺陷诊断提供基础支持。
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手持式可移动的金属探测器探测填埋深度在1米以内的金属体;分布于各处的相互间直线距离不超过0.5公里的固定式基点及安装于金属探测器上的移动式基点共同确定所探测到的金属体坐标;通过金属探测器在距最远的固定式基点直线距离不超过1公里的范围内的移动,确定数个地下金属体坐标点及接地引出坐标点;绘图软件根据地网通用设计原则,在剔除异常坐标点后,连接各个坐标点,形成探测范围内的平面地网及接地引出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利用设计的装置探测埋于地下大型金属体结构形状,确定或核实已有的地网平面结构形式,为地网的缺陷诊断提供基础支持。为电力系统的人员人身及设备的安全、稳定,接地网起着平衡人员、设备电位,疏导能量入地的重要使命。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图1为接地探测装置定位原理图;
图2为平面地网绘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属一种电力用地网探测定位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为:
1)采用手持式可移动的金属探测器探测填埋深度在1米以内的金属体;
2)将分布于各处的相互间直线距离不超过0.5公里的固定式基地及安装于金属探测器上的移动式基点共同确定所探测到的金属体坐标;
3)通过金属探测器在距最远的固定式基点直线距离不超过1公里的范围内的移动,确定数个地下金属体坐标点及接地引出坐标点;
4)绘图软件根据地网通用设计原则,在剔除异常坐标点后,连接各个坐标点,形成探测范围内的地下平面地网及接地引出图。
见图1,该图示出了接地探测装置的定位原理图。A、B、C三点固定基点通过GPS坐标可确定其经度、纬度坐标;移动式基点D任何位置相对固定基点A、B、C有唯一确定的相对值,并且当固定式基点相互间直线距离不超过0.5公里,移动基点在距最远的固定式基点直线距离不超过1公里的范围内移动时,有相当高的定位精度;置于移动式金属探测器上的基点D,当金属探测器在某处通过微动确定地下金属信号最强时,记录此处的相对坐标值,移动金属探测器重复进行,可测出一系列点。
见图2,该图示出了平面地网绘制示意图。由于地网在回填过程中对土壤有要求,并且对土壤垃圾进行了分拣处理,探测范围内存在大面积或长度独立金属体的可能性很低,但存在一些金属探测器可探测的小块独立金属体是可能的。移动式金属探测器测量出一些独立金属点是存在的,根据地网的设计原则及地网探测、诊断技术原理,此类独立点可以在绘制中剔除。对于接地引出点另设独立存储位置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未经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1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