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分离浓藻浆的技术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4311.8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明;孙阳;孙晓鹏;却自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德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2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106云南省昆明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二级强化 分离 浓藻浆 技术 装置 | ||
1.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分离浓藻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二级式强化气浮分离方式,一级强化气浮分离是用高密度的微细气泡与藻体悬浮物直接粘附接触,对浓藻浆添加适量絮凝药剂,对富藻水则不添加絮凝剂,实现分离;之后进行二级强化气浮分离是用药剂絮凝与气浮相结合方式,进一步固液分离;
气浮分离用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方式;其主要装置由溶气系统、两级溶气水释放系统和两级强化分离系统组成,两级溶气水释放系统由一级和二级释放系统(6)构成,两级溶气水释放系统通过瞬间减压方式,使高压溶气水中溶解的空气以微细气泡形式释放出来;
溶气系统工艺参数为:溶气罐过流密度为150m3/h·m2,溶气罐压力为2.5-4.0kg/cm2,溶气罐直径1.2米,填料层高度1.1米,溶气罐高度4.20米,进气量0.14-0.27m3/min,溶气罐过水量125-347m3/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分离浓藻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级强化分离系统由一、二级强化分离系统组成,一级强化分离系统由一级气浮接触池(5)、一级藻水分离池(7)、一级计量加药泵(4)及刮渣机(8)组成,让大量微细气泡直接与水体中藻体颗粒充分粘附接触,实现藻水分离;二级强化分离系统由反应池(9)、二级气浮接触池(11)、二级藻水分离池(12)、二级计量加药泵(10)、除渣机(13)构成,在反应池(9)中添加适量絮凝剂,通过不断搅拌及水体折返撞击形成湍流,水体中的絮凝剂与藻类悬浮物相互吸附粘合成体积较大的絮凝体,在二级气浮接触池(11)中,微细气泡与水体中悬浮絮凝体相互吸附,絮凝体比重减小,迅速上浮与水体脱离,从而除去水体中的浮游藻类及各种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分离浓藻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溶气系统由溶气罐(16)、空压机(17)、回流水泵(18)构成,加压空气和加压回流水在溶气罐内的高压环境中形成高压溶气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分离浓藻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分离工艺为:浓藻浆(1)经进水泵(2),被抽吸 至管道混合器(3)中,与来自一级计量加药器(4)的药剂相混合后,顺管道流入一级气浮接触池(5),在一级气浮接触池(5)内浓藻浆中的悬浮物与溶气水释放器(6)释放出的大量微细气泡相互吸附接触,比重减小,然后进入一级藻水分离池(7),在此部分悬浮物上浮与水体分离,堆积在表层的藻体悬浮物由刮渣机(8)刮出;一级分离后的水体进入反应池(9),在此与来自二级计量加药泵(10)的药剂经搅拌混合形成絮凝体后,进入二级气浮接触池(11),在此溶气水释放器(6)释放出的大量微细气泡与絮凝体相互吸附粘合,絮凝体迅速上浮至二级藻水分离池(12)表层,不断堆积成浮渣,再由除渣机(13)刮出,处理后的清水(15)由二级藻水分离池(12)下部的集水管(14)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分离浓藻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硫酸铝、聚合铝化合物、硫酸亚铁、聚合铁化合物及聚合铝铁化合物和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添加量2-250pp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分离浓藻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气浮接触池工艺参数为:上升流速为10毫米/秒,出口断面流速20毫米/秒,出口断面水深0.4-0.7米,接触池气水接触时间60-70秒。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分离浓藻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藻水分离池工艺参数为:一级气浮分离速度1.5毫米/秒,二级气浮分离速度2.0毫米/秒,停留时间为12-2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分离浓藻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气释放器工艺参数为:一级释放系统有3组释放器,每组由12只释放器组成,释放器分三排交错布置,行距0.3米,释放器间距0.4米;二级释放系统由1组共13只释放器构成,释放头呈线性排列,间距0.4米;工作压力为3.0kg/cm3,出流量5.18m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德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德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3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