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墨天牛成虫引诱剂及其诱捕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94344.2 申请日: 2009-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1554178A 公开(公告)日: 2009-10-14
发明(设计)人: 伍苏然;肖春;喻盛甫;周平阳;胡先奇;王扬;陈志星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N61/00 分类号: A01N61/00;A01N31/04;A01N31/02;A01N27/00;A01P19/00;A01M1/10
代理公司: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宏珍
地址: 650000云***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天牛 成虫 引诱 及其 诱捕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引诱剂及其 诱捕装置,属害虫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松墨天牛又名松褐天牛,是松树上的重要蛀干害虫。松墨天牛对松树造成的 直接危害是,其幼虫危害生长势弱松树和濒临衰弱松树的韧皮部及木质部,破坏、 切断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养分运输,影响松树生长,从而造成成片松树枯死; 成虫则在补充营养期在健康松树的嫩枝上形成伤口,使之枯死。间接危害则是传 播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一种全球性的外来 入侵生物,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检疫对象,是林业上的一种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 病害,称之为松树的“癌症”。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一直是我国森林病虫防治 的重要课题,要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关键是要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 墨天牛在林间的种群数量。

在实际防治过程中由于松墨天牛是蛀干害虫,幼虫在寄主枝干的木质部内越 冬,这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难度。传统的打孔注射农药防治幼虫的化学防治方法有 一定效果,但很难大面积应用。喷洒农药防治成虫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虫口密度, 但成虫羽化时间不一致,延续期长,成虫个体的活动期短,喷药时间难以把握; 若大量喷药不仅杀伤天敌还污染环境,而且松墨天牛羽化盛期正值雨季,药剂常 遭雨水的洗涤冲刷,导致持效期短。生物防治却受地理环境、气候等生态因素和 松墨天牛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制约,而且防治成本高,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在松墨天牛防治上多采用成虫诱杀法。成虫诱杀是采用引诱剂结合 诱捕器诱杀成虫的一种方法。目前,应用到生产上的产卵引诱剂主要有:日本的 “ホドロン”和Mandara-call,中国的PE系列、Mat-1、M99-1和FJ-MA-02等。 这些引诱剂对产卵期的松墨天牛有一定的引诱作用,但很少能吸引补充营养期间 的成虫。大量的松材线虫已随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时侵入松树,只能起到减轻翌年 病害的发生,对当年松材线虫病害的发生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由于受到自然界 病木的干扰,尤其是在中重受害林分防治效果比较差,仅能作为虫情的预测预报。 此外,这些引诱剂对不同地理种群和不同寄主树种上的松墨天牛引诱效果存在较 大差异。

成虫诱杀是采用诱捕器结合引诱剂诱杀成虫的一种方法。目前,有不少天牛 诱杀装置的发明,如“天牛诱捕器”(专利申请号:99253657.X),“林间组装式 天牛捕捉器”(专利申请号:200720026597.2),“桶形诱捕器”(专利申请号: 200720305637.7),及“松褐天牛诱捕器”(专利申请号:03228655.4)。现有这 些用于松墨天牛的诱捕装置虽基本能捕捉松墨天牛成虫,但仍然存在引诱效果欠 佳、不易监测松墨天牛诱杀状况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低、持效性久、引 诱及诱捕效果好的松墨天牛成虫引诱剂及其诱捕装置。

本发明采用顶空抽气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化学生态研究技术,分离 鉴定出了调控松墨天牛成虫寄主植物选择和雌成虫产卵场所选择的寄主挥发物 主要成分及含量。α-蒎烯、β-蒎烯、3-蒈烯、β-水芹烯、异松油烯、月桂烯 这六类化合物在松墨天牛交配、产卵、补充营养、扩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各 成分在松节油成分检测中均被发现,而且这些化合物的含量占总量的97.34%。

本发明的松墨天牛成虫引诱剂,由松节油、乙醇、苯乙醇、松油醇配制而成, 其中各组份的体积百分比为:松节油60~80%、乙醇16~24%、苯乙醇2~10 %、松油醇2~6%。

本发明所述松节油为市场销售的云南松松节油。所述乙醇为分析纯,体积份 数≥95%。所述苯乙醇为分析纯,体积份数≥98%。所述松油醇为分析纯,体积份 数≥99%。

本发明的松墨天牛成虫引诱剂的制造方法为:将各组份按上述比例加入常规 容器中,充分搅拌摇匀后装瓶得到。

本发明的松墨天牛成虫引诱剂各成分的体积百分比为:α-蒎烯24.64~ 32.86%、β-蒎烯22.91~30.55%、3-蒈烯6.51~8.68%、β-水芹烯2.97~3.96 %、异松油烯0.74~0.99%、月桂烯0.62~0.83%、其他1.60~2.13%、乙醇 16~24%、苯乙醇2~10%、松油醇2~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