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选矿-湿法联合回收浸出渣中锌金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4622.4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枝;张安福;何光深;匡志恩;吴建存;杨绍富;杨丽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9/30 | 分类号: | C22B19/30;C22B3/46;C22B7/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 左 |
地址: | 678307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选矿 湿法 联合 回收 浸出 渣中锌 金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对湿法炼锌方法中产出的含锌渣进一步回收锌的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已有回收浸出渣中锌的生产工艺,大部分采用烟化进行回收,由于浸出渣中含锌品位较低,渣含锌一般在2%~5%,烟化回收的烟尘必须返湿法脱杂处理,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选矿-湿法联合回收浸出渣中锌金属的方法,它利用离子选矿法对浸出渣进行洗涤,把渣中的水锌和夹带的金属锌洗出来,再在含锌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或石灰乳中和剂,使溶液中锌金属离子发生水解沉淀,溶液中Ca2+、F-、Cl-、Mn2+等有害杂质被脱除,锌以碱式碳酸锌形态赋存在沉锌渣中,得到沉锌渣直接供常压作中合剂。具体步骤及工艺条件如下:
一、工艺流程
浸出渣经过球磨,调浆浆化,对浆化液进行离子选矿、液固分离,得到含锌25~30g/l的溶液,再在含锌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或石灰乳中和剂,使溶液中锌金属离子发生水解沉淀,压滤后溶液中Ca2+、F-、Cl-、Mn2+等有害杂质被脱除,锌以碱式碳酸锌形态赋存,得到沉锌渣直接供常压作中合剂。
二、工艺条件
1、浸出渣与水液固比;1∶1.5~1.7;
2、矿浆浓度:40~50%;
3、浸出渣调浆时间:25~30min;
4、温度:调浆在常温条件下;
5、在含锌液体中加入碳酸钠或石灰乳沉锌,控制温度为50~60℃,时间1h,pH6.3~7.0;
6、单位吨金属锌溶液与加入的碳酸钠用量比例为1∶1;
7、单位吨金属锌溶液与加入的石灰乳用量比例为1∶1.2~1.5;
8、锌回收率90~95%;
9、Ca2+、F-、Cl-、Mn2+等有害杂质脱除80%以上。
本发明适用对所有浸出渣中水锌和夹带金属锌的回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工艺流程简洁,操作简单,所采用的碳酸钠或石灰乳价格廉价,生产成本低;可有效回收锌浸出渣中的锌,锌回收达到90%以上,节约资源,环境污染小;而且变废为宝,资源利用率高;离子选矿与湿法炼锌工艺得到了较好的衔接,提高锌冶炼金属回收率。
具体实例方式
实施例一
1、原料:某冶炼厂的浸出渣,渣含锌为2~5%。
2、离子选矿法回收锌:首先对浸出渣经球磨,矿浆浓度40~50%;矿浆泵入浆化槽进行浆化,浆化液固比1∶1.5~1∶1.7,浆化时间25~35min,浆化温度为常温。再将浆化液泵入浮选槽进行离子选矿,使渣中的水锌和夹带的金属锌转化为液相并与渣发生液固分离,经压滤产出含锌25~30g/l溶液,在此条件下,渣中的水锌和夹带金属锌回收达到90~95%。
3、对含锌溶液沉锌:将含锌溶液泵入作业罐内,在含锌溶液中按单位吨金属锌溶液加入碳酸钠用量为1∶1比例,温度为50~60℃,时间1h,控制pH 6.3~7.0,在此条件下,锌离子发生水解沉淀,沉锌率达到98.5%以上,经压滤Ca2+、F-、Cl-、Mn2+等有害杂质80%以上被脱除,锌以碱式碳酸锌形态赋存在沉锌渣中,得到的沉锌渣产品直接供常压作中合剂。
实施例二
1、原料:原料为某冶炼厂的浸出渣,渣含锌为2~5%。
2、离子选矿法回收锌:首先对浸出渣经球磨,矿浆浓度40~50%;矿浆泵入浆化槽进行浆化,浆化液固比1∶1.5~1∶1.7,浆化时间25~35min,浆化温度为常温。再将浆化液泵入浮选槽进行离子选矿,使渣中的水锌和夹带的金属锌转化为液相并与渣发生液固分离,经压滤产出含锌25~30g/l溶液,在此条件下,渣中的水锌和夹带金属锌回收达到90~95%。
3、对含锌溶液沉锌:将含锌溶液泵入作业罐内,在含锌溶液中按单位吨金属锌溶液加入石灰乳中和剂沉锌,用量为1∶1.2~1∶1.5比例,温度为50~60℃,时间1h,控制pH 6.3.~7.0,在此条件下,锌离子发生水解沉淀,沉锌率达到97.5%以上,经压滤使溶液中Ca2+、F-、Cl-、Mn2+等有害杂质80%以上被脱除,锌以碱式碳酸锌形态赋存在沉锌渣中,得到的沉锌渣产品直接供常压作中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