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丛生竹营养钵苗造林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94898.2 申请日: 2009-08-28
公开(公告)号: CN101637113A 公开(公告)日: 2010-02-03
发明(设计)人: 李荣;马迎松;彭涛;普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勐象竹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3/00 分类号: A01G23/00;A01G23/04
代理公司: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赛晓刚
地址: 666200云南省***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型 丛生 营养 造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植物种植造林领域,具体涉及到大型丛生竹营养钵苗种植造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丛生竹造林方式主要以传统的分蔸造林和先埋秆育苗后的裸根苗造林为主,由于分蔸造林选择的分蔸竹杆较大,不利于运输,成本高,效率低下,不宜于规模化推广;裸根苗造林,取苗困难,运输困难,效率低,无法满足雨季造林的需要,另外裸根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较低;大大增加了造林成本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够克服上述现有大型丛生竹造林传统方式的分蔸造林和先埋秆育苗后的裸根苗造林的不足,发明一种先培育优质的营养钵容器苗,则竹子容器苗造林、斜植,再造林,与传统竹子造林相比较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本发明大型丛生竹营养钵苗造林的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包含以下步骤:

(1)、选择每年3月份-7月份为大型丛生竹造林季节;

(2)、进行林地清理:将造林地内小杂灌、杂草、大芒、藤类等全部砍除,要求伐桩高度≤10厘米;

(3)、布点按株行距为5米×8米的要求进行;

(4)、开穴,按以下规格:长50厘米、宽40厘米、深30厘米,尺寸均以穴下口计,开穴前以开穴点为中心,将半径75厘米周围内的杂草铲净,开穴表土堆放于穴口下方,心土堆放于穴口左右的任意一方,开穴后需暴晒15天以上,回土三分之二;

(5)、苗的栽植前准备:造林地内苗木运输人工搬运,运苗用箩框或背箩搬运;摆放时一手握住苗木基秆部,另一只手托住营养钵底部,统一摆放在定植穴上方;

(6)、斜植:根据容器苗的大小和竹苗苗秆的长短,在已回入种植穴土层中央沿种植穴右下角或左下角方向开挖左深右浅或右深左浅的定植穴,栽植时先轻轻握紧容器将育苗袋剥除后,将苗木沿定植穴中央向右下角斜靠,苗杆上的节芽与穴底面平行,苗秆最上1-2节露出塘口,先用穴内潮湿的细土塞紧苗木根部周围,然后将穴旁的心土覆盖苗杆稍加压实,回填土不足的铲回周围表层肥土,覆土略高于塘口,外高内低;

(7)、清查及补植:定植结束后及时进行缺栽、漏栽情况的全面检查,并及时进行补植。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牡竹属(Dendrocalamus)如龙竹(Dendrocalamusgiganteus)、云南龙竹(Dendrocalamus yunnanicus)、金平龙竹(Dendrocalamuspenculiaris)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版纳甜龙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小叶龙竹(Dendrocalamus barbatus)、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等竹种。

本发明独特技术优点是:

1、采用培育营养钵苗的方法,根据竹苗的大小采用不同型号的(聚乙烯)营养钵装载,可不受造林时间、地点和运输的限制,造林保存率可达到85%以上;

2、造林时,采用斜栽的方法,抗风防灾,防止竹苗在短时间内失水,即稍部1-2节露出土面,植株以45度的斜度栽植于种植穴内。

斜植的三大优点:其一,增加了栽植深度,种植后防止水分大量流失,提高成活率;其二,降低了高度,防止因风吹而摇动,降低蒸腾速率,避免其失水而死亡;不易受到人畜危害;其三,增加了土层下芽体数量,保证了发笋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营养钵苗造林(斜栽)

按以下步骤实施:

1、大型丛生竹造林季节,每年3月份-7月份。

2、林地清理主要将造林地内小杂灌、杂草、大芒、藤类等全部砍除,要求伐桩高度≤10厘米;

3、布点按株行距为5米×8米的要求进行。

4、开穴规格要求

长50厘米、宽40厘米、深30厘米,尺寸均以穴下口计。开穴前以开穴点为中心,将半径75厘米周围内的杂草铲净,开穴表土堆放于穴口下方,心土堆放于穴口左右的任意一方,开穴后需暴晒15天以上,回土三分之二。

5、苗的栽植前准备

造林地内苗木运输人工搬运,运苗用箩框(背箩)搬运,摆放时一手握住苗木基秆部,另一只手托住营养钵底部,统一摆放在定植穴上方。

6、斜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勐象竹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勐象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