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叶种茶籽油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5023.4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陈拥军;余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军;陈拥军;余兰平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6;C11B3/04;C11B3/10;C11B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汝兰 |
地址: | 650214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叶种茶籽油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大叶种茶籽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大叶种茶籽油的压榨:
a、大叶种茶籽去除杂质至杂质含量<0.5%;
b、大叶种茶籽烘干至水分<5%;
c、大叶种茶籽剥壳,壳仁分离;
d、软化轧胚,在30~80℃的温度下软化10~40分钟,调整水分至5~15%,然后轧胚至厚度小于1mm,得大叶种茶籽胚;
e、蒸炒,将大叶种茶籽胚蒸20~50分钟,提高温度至80~125℃,炒10~40分钟,至含水量小于5%,得大叶种茶籽蒸炒胚;
f、压榨,得大叶种茶籽毛油;
(2)大叶种茶籽油的精炼:
a、毛油脱胶:毛油加热到40~80℃后加入油量0.1~1%的浓度为85%的磷酸,保持40~90℃水浴温度搅拌10~40分钟;
b、脱酸:酸价≥20mg/g的毛油采用物理方法脱除游离脂肪酸,酸价<20mg/g的毛油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碱炼脱除游离脂肪酸;
c、水洗:用盐水水洗;
d、脱水;
e、脱色:脱色温度为80~125℃,用1.5~5.0%的活性白土,脱色10~50分钟,过滤得脱色大叶种茶籽油;
f、脱臭:在真空度-0.1MPa、温度100~220℃条件下脱臭0.5~3h,得脱臭大叶种茶籽油;
g、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叶种茶籽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大叶种茶籽油的压榨c、,所述壳仁分离去掉80%以上的大叶种茶籽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叶种茶籽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大叶种茶籽油的压榨d、,所述软化轧胚前先将茶叶籽仁破碎成5~12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叶种茶籽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大叶种茶籽油的精炼b、,所述化学方法为加入NaOH溶液脱除游离脂肪酸;所述物理方法为真空蒸馏的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叶种茶籽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大叶种茶籽油的精炼c、,所述盐水浓度为1-5%,加入量为油量的8~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叶种茶籽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大叶种茶籽油的精炼g、,在所述过滤前,加入1~5%的粉碎机榨饼提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大叶种茶籽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仁分离去掉一部分茶叶籽壳后,壳仁混合大叶种茶籽中含壳率为1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军;陈拥军;余兰平,未经陈军;陈拥军;余兰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0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