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酵母G418为选择性标记的质粒的构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5094.4 | 申请日: | 200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魏云林;谢莹莹;季秀玲;井申荣;林连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1 | 分类号: | C12N15/81;C12R1/865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酵母 g418 选择性 标记 质粒 构建 方法 | ||
1.酿酒酵母G418抗性筛选标记质粒的构建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kanR基因序列的克隆,以pPIC9K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扩增上 游引物序列为5′-CATGCCATGGTCTGCCAGTGTTACAACCAAT-3′,扩增下游 引物序列为5′-CTAGCTAGCATGCGACTCCTGCATTAGGAAG-3′;
(2)回收、纯化PCR产物,利用限制性内切酶Nhe I和Nco I对其进行 酶切;
(3)用限制性内切酶Nhe I和Nco I酶切质粒pYES2;
(4)回收、纯化酶切产物,在16℃连接8小时,获得以G418为抗性筛 选标记的质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anR基因序列的克隆PCR反 应体系为50μL,由10μL10×Ex-Taq buffer、0.6μLEx-Taq DNA聚合酶5U/μL、 2.6μL10mM dNTP、0.5μL上游引物10pmol/μL、0.5μL下游引物10pmol/ μL、0.2μLpPIC9K100ng/μL和35.6μL无菌水组成;PCR反应条件:94℃预 变性5min,94℃变性1min,52℃退火0.5min,72℃延伸1.5min,共30个循 环,72℃延伸10min;所用的10×Ex-Taq buffer中含有Mg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回收、纯化PCR产物首先用限 制性内切酶Nco I对步骤(1)所得PCR产物进行双酶切,酶切体系为50μL, 由2μLNco I、5μL10×K buffer、5μL0.1%BSA与38μL无菌水组成;纯化后 使用限制性内切酶Nhe I进行二次酶切;酶切体系为50μL,由2μLNhe I10 U/μL、5μL10×M buffer和43μL无菌水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酶切质粒pYES2,首先用限制 性内切酶Nco I对pYES2酶切,酶切体系为50μL,由2μL的10U/μL Nco I、5μL10×K buffer、5μL0.1%BSA与38μL无菌水组成,酶切产物经 纯化后使用限制性内切酶Nhe I进行第二次酶切,酶切体系为50μL,由2μ L10U/μL Nhe I、5μL10×M buffer与43μL无菌水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纯化方法为乙醇沉淀法。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以G418为抗性筛选标记 的质粒是用步骤(2)和(3)中的限制性酶切产物,在16℃的条件下连接8小 时,得以G418为抗性筛选标记的质粒;连接体系为10μL,由1μL10×T4 DNA连接缓冲液、0.5μL T4DNA连接酶350U/μL、步骤(2)和(3)中限 制性酶切后的kanR基因和pYES2质粒片段的量分别为1μg和7μg,以蒸馏 水补足至10μ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获得的质粒进一步 转化E.coli DH5α进行保存扩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0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墙用保温装饰板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以茶多酚为原料制备茶褐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