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早老综合征所致ALT肿瘤的特有p53突变蛋白-p53N236S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5184.3 | 申请日: | 200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罗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07K14/47;C12Q1/68;C12Q1/02;G01N33/53;A61K49/00;A61K48/00;A61K38/1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征 所致 alt 肿瘤 特有 p53 突变 蛋白 p53n236s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地,涉及一种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点突变导致的突变蛋白p53N236S 及其功能,该突变蛋白功能的发现可应用于肿瘤诊断、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及肿瘤治 疗策略的制定,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的早老综合症(Werner Syndrome,W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突变遗传病, 表现为明显的提早衰老(premature aging)及寿命缩短,平均存活年龄只有46-48 岁。常见病症还包括软组织骨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 出血性心脏病、骨质疏松、白内障、二型糖尿病等(Epstein,Martin et al.1966)。 Salk等分离出WS病人的成纤维母细胞,发现这些细胞的染色体极其不稳定,呈现 所说的马赛克染色体(translocation mosaicism)(Salk,Au et al.1981)。进 一步的研究发现,WS是由于Wrn基因突变引起的。Wrn基因编码的WRN蛋白属于 DNA解旋酶RecQ家族,参与DNA复制、重组及DNA损伤修复,因此在维持染色体的 稳定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人类疾病中,RecQ家族基因突变导致肿瘤易感性 (cancer predisposition),如Bloom氏综合症(Bloom’s Syndrome)。很重要的 是,只有WS表现出明显的提早衰老的症状。因此,WS是人类研究人类衰老与染色 体不稳定性、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的很好的模型。
为了建立早老综合症的小鼠模型,两个不同的实验室的研究者试图在小鼠中敲 除Wrn基因。然而,单独敲除Wrn基因的小鼠(Wrn-/-)并不表现早衰的症状(Lebel and Leder 1998;Lombard,Beard et al.2000)。进一步的研究发现,WS病人的 成纤维母细胞的端粒缩短(telomere erosion)较快,过量表达端粒酶的蛋白组分 TERT可以缓解端粒缩短,并且缓解细胞的衰老(senescence)(Wyllie,Jones et al. 2000)。这一发现提示了端粒缩短引发的端粒功能异常是导致WS病人早老病症的关 键。同时,这一发现也提示了单独敲除Wrn基因的小鼠不表现早衰症状的原因。人 的体细胞端粒酶活性低于检测水平,同时,人的体细胞端粒长度也较短(12-20kb)。 与人类不同,小鼠体细胞仍然保持端粒酶的活性,且端粒长度在15-80kb,不会导 致端粒功能异常,因而Wrn-/-小鼠不表现出早衰的症状。基于这一假说,Dr.Sandy Chang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建立了WS的小鼠模型。该模型双重基因敲除了端粒酶 的RNA组分mTerc与Wrn基因(mTR-/-Wrn-/-),忠实地再现了人类早老综合症的症状, 如端粒快速缩短,毛发变白、脱落,白内障、二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缺血性心脏 病,骨肉瘤等等。由于小鼠体细胞端粒长度在15-80kb左右,敲除端粒酶活性的 小鼠仍然需要繁殖到第4-6代(G4-G6)才表现出早老综合症的症状,进一步证实 了端粒功能异常是导致早老综合症的关键。在这一模型中,端粒酶基因被敲除,所 以该模型产生的肿瘤是ALT(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肿瘤(Chang, Multani et al.20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