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耐水解软质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5579.3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纪尚超;沈连根;徐欣欣;石磊;朱崇恩;文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禾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G18/42;C08G18/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家丰 |
地址: | 314003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水 解软质革用 湿法 聚氨酯 树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高耐水解软质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它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混合物在扩链剂的参与下聚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元醇混合物包括占多元醇混合物重量0wt%~60wt%的聚酯多元醇、占多元醇混合物重量0wt%~60wt%的聚醚多元醇和占多元醇混合物重量0wt%~40%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多元醇混合物和扩链剂的mol比为1∶0.6~1∶7;异氰酸酯基和羟基的mol比为:0.8∶1~1.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水解软质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水解软质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耐水解软质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混合物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g/mol。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耐水解软质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链剂为分子量61~500g/mol的二醇或二胺扩链剂。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水解软质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
(i)将多元醇混合物与适量的异氰酸酯在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中加热进行预聚反应,粘度控制在0~4.0×105mPa·s/25℃;
(ii)加入助剂和扩链剂,继续加热使多元醇与异氰酸酯以及扩链剂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在体系中逐渐加入溶剂和助剂,溶剂的用量控制在体系总重量的69%~71%;
(iii)检测树脂的粘度,当达到1.4×105~2.8×105mPa·s/25℃时,则加入终止剂,反应0.3~3小时,就得到聚氨酯树脂成品;
步骤(i)和步骤(ii)的反应温度控制在70~90℃,反应过程中检测并控制固含量为55%~7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高耐水解软质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ii)还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树脂的粘度,如果没有达到1.4×105~2.8×105mPa·s/25℃,则继续加入占异氰酸酯总量的0.1%~10%的额外的异氰酸酯继续反应1~3小时;
(b)再检测树脂的粘度,如果没有达到1.4×105~2.8×105mPa·s/25℃,则重复步骤(a),直到树脂粘度达到1.4×105~2.8×105mPa·s/25℃后,加入终止剂反应,得到聚氨酯树脂成品。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高耐水解软质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中,控制异氰酸酯基和羟基的物质的mol比为:0.8∶1~1.5∶1。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高耐水解软质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终止剂为甲醇、乙醇、正丁胺等分子量小于500g/mol的单醇、单胺之一或其混合物,终止剂的用量为体系总重量的0.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禾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兴禾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5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