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滤机气液伸缩振打水冲洗装置及曲张振打水冲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5609.0 | 申请日: | 200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5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武;徐孝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立武 |
主分类号: | B01D25/32 | 分类号: | B01D25/3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王俊城 |
地址: | 311113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滤 机气液 伸缩 打水 冲洗 装置 曲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压滤机滤板滤布上的滤饼,通过压滤机曲张自动卸料、振打强制清料、水冲洗清洁滤板滤布的压滤机气液伸缩振打水冲洗装置及曲张振打水冲洗方法,属于压滤机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所有授权公告号CN2928194Y,名称“压滤机滤布单杆清洗机构”,该清洗架两侧底部装有机械手和滚轮且在拉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导轨水平移动将滤板拉开,两根进水管上端连通,并且通过支架套在液压油缸的外缸筒上,两根进水管的下端分别与喷水管连通,多个喷嘴分别位于喷水管的两侧,位于清洗架上的液压油缸中的活塞杆带动喷水管上下运行且直对两块滤板的滤布面。
本申请人所有授权公告号CN2928195Y,名称“压滤机滤布曲张振打机构”,多组曲张臂下端相互铰接且与滤板两侧铰接构成横向滤板推拉机构,位于每组滤板两侧的曲张臂的上端通过拉簧与滤布串杆总成连接,每组曲张臂的臂上分别设有滤布撑杆总成,滤布一端与一滤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滤布撑杆总成、滤布串杆总成中的串杆及滤布撑杆总成与另一滤板连接,振打机构位于多组曲张臂上方的振打架上。
上述背景技术客观存在的是:一是由于多组曲张机架采用转轴铰接连接,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更换方式比较复杂;二是由于两吊杆的连接尺寸短,此结构无法实行压滤机滤布自上向下冲洗方式;三是压滤机功能中有冲洗机构,就不能有曲张和振打机构,并且现有曲张振打机构由于吊杆连接在一起,不能解决冲洗杆向下冲洗的问题;四是对滤布过滤过程中自动卸料和滤布清洗减少滤布回用不能同时解决;五是压滤机的上下空间由于采用单级油缸冲洗,整体高度比较高增加用户的房子高度空间和建造成本。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地简化曲张机构结构,使压滤机曲张自动卸料、振打清料和滤布冲洗能同时真正实现压滤全自动化功能的压滤机气液伸缩振打水冲洗装置及曲张振打水冲方法。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在本申请人所有背景技术的基础上:1、滤布吊杆与滤布吊杆之间采用布带连接,是本发明的特点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两吊杆之间的间距和滤布化斜角度可以通过布带长度来调节,使滤布清洗杆可以通过两吊杆之间的间隙自上而下对滤布进行冲洗。2、将曲张支架直接固定在滤板手柄上的设计,是发明的特点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曲张支架与滤板之间能否有效地固定连接、能否随滤板同步移动,是关系到能否对滤布进行有效地抖动、清洗的关键,因此将曲张支架直接固定在手柄上,既可以确保曲张支架不转动,又可以确保滤布吊杆与曲张支架间拉伸弹簧的有效工作,从而达到对滤布的有效抖动。3、滤布吊杆采用吊环螺栓直接连接的设计,是本发明的特点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滤布的更换拆装更加方便、简单、快捷、实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4、冲洗机构采用多级油缸驱动冲洗杆完成对滤布的冲洗,是本发明的特征之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多级油缸伸出时,其长度很长,能够完全履盖滤板的高度,而缩回时,其高度又很短,有效地降低了清洗小车机架框的高度,从而降低了生产车间的高度和建造成本。5、振打机构与冲洗机构集成在同车架上的设计,是本发明的特征之五。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对滤布进行曲张、振打卸料的同时可以对滤布进行清洗。6、压滤机气液伸缩振打冲洗装置的设计,是本发明的特征之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构成压滤机气液伸缩振打冲洗装置中多级液压油缸与冲洗杆、、气缸构成竖直串联连接,此种连接既可以使其长度自如伸缩,既可带动喷管对滤布的上下清洗所需的长度,又可以通过其末端的气缸带动振打头对吊杆形成振打,从而迫使与吊杆连接滤布抖动与其上的滤饼分离。7、振打头两头呈弧形箭头的设计,是本发明的特征之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振打头的两头呈弧形箭头形,当其从下往下振打吊杆后在其弧形头的作用下,自然滑落到吊杆的下方,当气缸缩回时,位于吊杆下方的振打头在气缸的带动下,由下往上振打吊杆后,再次滑到吊杆的上方,如此循环,即可实现双向振打的目的。
技术方案1:压滤机气液伸缩振打水冲洗装置,多级液压油缸末级活塞端部与冲洗杆一端连接,冲洗杆另一端与气缸缸体末端连接,振打头与气缸体或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喷管与气缸的活塞末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立武,未经周立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