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棕榈果实的收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5696.X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3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沈明卫;何勇;郝飞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253 | 分类号: | A01D46/253;A01G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慧英 |
地址: | 310058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棕榈 果实 收获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实的收获和其它高大树木的修剪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棕榈果实的收获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热带地区,棕榈树高达10米以上,其果实的采摘收获、顶部枝叶的修剪目前一般采用手工进行:工人用长杆的弯刀在地面将高处树冠上的枝叶或棕榈果实强行割落,不但劳动工效极低,而且劳动强度较大;另外手工进行也有采用振动刀片式有动力割刀,但高处水平方向刀片振动产生的较小的反作用力将在地面长杆根部产生很大的力矩,导致地面操作人员劳动条件恶化,极易对操作人员造成身体损伤,职业病发生频率极高。为了能改善对棕榈果实的采摘收获、顶部枝叶的修剪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工作效率,需要发明一种新的劳动工具,更好的对棕榈果实的采摘收获和顶部枝叶的修剪。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棕榈果实的收获装置,本装置操作灵活,避免了水平方向产生的反作用力,可明显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人的劳动工作效率。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棕榈果实的收获装置,包括:链刀-I、链刀-II、齿轮箱、液压马达、操作杆、高压油管、齿轮油泵、汽油机、底座;汽油机的输出轴与齿轮油泵的刚性联轴器相连,一起固定在底座上;齿轮油泵通过高压油管与齿轮箱内液压马达连接,液压马达输出轴的齿轮与齿轮箱内的齿轮齿合,链刀-I、链刀-II由液压马达通过齿轮付驱动,在水平方向上呈Y型活动连接在齿轮箱上;高压油管套设在操作杆内,齿轮箱固定在操作杆的顶端。
所述的操作杆包括液压调节杆、固定操作杆,固定操作杆为卡套式结构,顶端与液压调节杆连接,液压调节杆为内置套管式油缸伸缩结构,液压调节杆的顶端与齿轮箱固定连接。
所述的高压油管为耐压等级为2.0Mpa的金属网编织制成的高压油管。
所述的液压调节杆和固定操作杆的直径分别为40mm和50mm。
所述的链刀-I、链刀-II构成的Y型链刀最大切割物体直径为550mm。
所述的液压马达与齿轮箱采用铝合金。
所述的齿轮箱中齿轮采用铝镁合金。
所述的液压调节杆和固定操作杆采用铝合金。
所述的液压调节杆的长度为10m。
所述的作业高度可在6~20m之间调节。
所述的底座为可移动的底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该装置作业灵活,机构简单轻便,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极大地避免了水平方向产生的反作用力,劳动条件明显改善,提高操作工采摘果实的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棕榈果实的收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棕榈果实的收获装置的链刀部分的俯视图。
图示中标号为:链刀-I-1、链刀-II-2、齿轮箱-3、液压马达-4、液压调节杆-5、固定操作杆-6、高压油管-7、齿轮油泵-8、汽油机-9、底座-10、果实根部-11。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棕榈果实的收获装置,一种棕榈果实的收获装置,由链刀-I1、链刀-II2、齿轮箱3、液压马达4、液压调节杆5、固定操作杆6、高压油管7、齿轮油泵8、汽油机9、可移动的底座10组成;齿轮油泵8的刚性联轴器与汽油机9的输出轴相连,一起固定在底座10上;齿轮油泵8通过高压油管7与齿轮箱3内液压马达4连接,液压马达4输出轴的齿轮与齿轮箱3内的齿轮齿合,链刀-I1、链刀-II2由液压马达通过齿轮付驱动,在水平方向上呈Y型活动连接在齿轮箱3上;固定操作杆6为卡套式结构,顶端与液压调节杆5连接,液压调节杆5为内置套管式油缸伸缩结构,液压调节杆5的顶端与齿轮箱固定连接,高压油管7套设在液压调节杆5和固定操作杆6内,所述的高压油管7为耐压等级为2.0Mpa的金属网编织制成的高压油管7,所述的液压调节杆5和固定操作杆6的直径分别为40mm和50mm,所述的链刀-I1、链刀-II2构成的Y型链刀切割物体直径为450mm,所述的液压马达4与齿轮箱3采用铝合金,所述的齿轮箱3中齿轮采用铝镁合金,所述的液压调节杆5和固定操作杆6采用铝合金,所述的液压调节杆5的长度为10m,此处适用的作业高度为1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6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