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光布专用植珠膜及由植珠膜构成的光固化反光植珠布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5843.3 | 申请日: | 200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7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沈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8 | 分类号: | G02B5/128;D06Q1/1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蓝建中 |
地址: | 31111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 专用 植珠膜 构成 光固化 植珠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反光布的反光布专用植珠膜及由植珠膜构成的光固化反光植珠布,属反光布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CN100408754C、名称“反光布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是在不同织物表面先涂布一层粘着剂,并将一由塑料基材及粘着于其上的反光玻璃珠组成的反光复合材贴合至该织物上,并于高温环境下将塑料基材剥离,此时反光玻璃珠仍紧密贴合于织物表面而形成一反光布。其不足之处:一是塑料基材及粘着于其上的反光玻璃珠组成的植珠膜在制作上,其塑料基材与玻璃珠之间粘着剂的厚度在80μm~100μm之间,不仅材料消耗大,而且固化干燥所消耗能耗大,需要长达40多米的电加热或燃油炉加热式烘道,直接加大了产品的制造成本;二是不仅烘干所需的时间长,而且在烘干的过程中,被烘产品所蒸发的气体直接对环境产生了污染。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节省材料消耗,又能大幅度地降低能耗,又能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又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反光布专用植珠膜及由植珠膜构成的光固化反光植珠布。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采用光固化剂作为反光布专用植珠膜中玻璃微珠与PET膜的粘接剂,是本发明的主要特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光固化剂系无溶剂固化剂,具有固化快、固化后形成粘接层韧性好,粘接强度高、耐冲击性能优,无毒无味、耐黄变、透明度好等特点,其粘度中等,适合面与面之间的粘接。特别适合于玻璃与PET膜之间的粘接。根据需要,一般胶层厚度为0.01~0.02mm,涂胶后合拢粘接面,稍用力挤压即可使胶层分布均匀并排出汽泡,并且用1000W左右的紫外线灯照射数称即可固化,也可于可见光下固化。因此用光固化剂作为反光布专用植珠膜中玻璃微珠与PET膜的粘接剂,不仅工效高、节能、节材,而且环保无污染。
技术方案1:反光布专用植珠膜,PET膜的面上涂有光固化剂层,玻璃微珠密布在光固化剂层,玻璃微珠面上镀有真空镀铝层。
技术方案2:由反光布专用植珠膜构成的光固化反光植珠布,它包括布,布的面上涂有胶粘层且与植珠膜中真空镀铝层的面粘接。
技术方案3:反光布专用植珠膜的制作方法,在PET膜的面上涂上一层厚度为10μm~20μm的光固化剂,然后将玻璃微珠密布在其面上,然后采用紫外线灯管照射5~60秒,后采用真空镀铝的方法在裸露玻璃微珠的面上镀上一层真空镀铝层即可。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节能效果显著,降低能耗高达几十倍;二是降低了材料消耗达数倍;三是环保无污染;四是极大地提高了中间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反光布专用植珠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光固化反光植珠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反光布专用植珠膜,PET膜1的面上涂有光固化剂层2,固化剂层2的厚度为10μm~20μm的范围内可以任意取值且包括端值,玻璃微珠3密布在光固化剂层2,玻璃微珠3面上镀有真空镀铝层4。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反光布专用植珠膜的制作方法,在PET膜1的面上涂上一层厚度为10μm~20μm的光固化剂2,然后将玻璃微珠3密布在其面上,然后采用紫外线灯管照射5~60秒,后采用真空镀铝的方法在裸露玻璃微珠3的面上镀上一层真空镀铝层4即可。
实施例3:参照附图1和2。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由反光布专用植珠膜构成的光固化反光植珠布,它包括布7,布7的面上涂有胶粘层6且与植珠膜5中真空镀铝层4的面粘接,所述的胶粘层6为丙稀酸粘接剂层。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级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控制变焦镜头装置
- 下一篇:超声波传感器及其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