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PDMS表面制备薄膜型金属微器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6642.5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恒武;郝振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8/44 | 分类号: | C23C18/44;C23C18/20;C23C18/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盛辉地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dms 表面 制备 薄膜 金属 器件 方法 | ||
1、一种在PDMS表面制备薄膜型金属微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紫外光引发区域选择性接枝聚丙烯酸PAA和区域选择性化学镀技术,在PDMS片表面或在PDMS芯片的通道内壁表面,制备薄膜型金属微器件,具体步骤为:
(1)处理PDMS表面:以二苯甲酮的丙酮溶液处理PDMS表面,使二苯甲酮吸附到PDMS表面;
(2)接枝PAA:将含有丙烯酸AA单体的接枝溶液滴加到PDMS片表面或注入PDMS通道内,通过紫外光刻掩膜,用365nm紫外光对PDMS表面进行区域选择性辐照,在受光照的PDMS材料表面接枝上具有微尺寸的PAA层;
(3)胺化反应:采用乙二胺为胺化液,1-[3′-(N,N-二甲基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为偶合剂对接枝在PDMS表面的PAA进行胺化反应;
(4)吸附金络阴离子:用水清洗后,用HAuCl4溶液浸泡经过胺化反应后的PDMS表面,金络阴离子被吸附到上述胺化区域;
(5)形成纳米金粒催化中心:用水清洗后,用NaBH4溶液还原选择性吸附了金络阴离子的PDMS表面,在光照区域形成纳米金粒催化中心;
(6)化学镀金属膜:将经过前述步骤处理和清洗的PDMS表面与所需镀金属的化学镀浴接触反应.室温下反应30-120分钟,在PDMS内或外表面获得薄膜型金属微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制备薄膜型金属微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在PDMS片状材料的表面制备金属膜微器件,采用浸泡法对PDMS表面化学处理后,再进行化学镀操作,步骤为:
(1)用二苯甲酮溶液浸泡处理PDMS片:将制备好的PDMS片在二苯甲酮溶液中浸泡30s-10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
(2)向吸附有二苯甲酮PDMS片上滴加含有AA单体的接枝溶液:配制含有AA单体、高碘酸钠和苯甲醇的接枝溶液,取适量此溶液滴加到PDMS片中央,将光刻掩膜盖在PDMS片上,使接枝溶液在PDMS片与掩膜之间形成一层均匀的液膜;
(3)紫外光照使单体光化学聚合:将上述准备好的PDMS-掩模组合置于紫外光源下对PDMS片表面进行区域选择性辐照,透过掩膜的紫外光使吸附在PDMS片表面的二苯甲酮形成自由基,进而引发AA单体的聚合,在PDMS片表面相应区域形成一层PAA,光照后取下掩膜,用水冲洗PDMS片,除去未聚合的AA单体和未与PDMS片交联的PAA;
(4)纳米金粒催化中心形成:将接枝了PAA的PDMS片进行胺化、HAuCl4处理、NaBH4还原等前处理反应,在光照区域形成纳米金粒催化中心;
(5)化学镀金属膜:将经胺化、HAuCl4、NaBH4还原处理过的PDMS片用去离子水冲洗后,浸入到化学镀金属镀液中,室温下反应0.5-2小时,获得带有金属膜微结构的PDMS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2制备薄膜型金属微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其所述的金属薄膜微结构的平面形状包括:片状、带状、环状、不规则形状、阵列点或阵列线。
4、根据权利要求1制备薄膜型金属微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在PDMS通道内壁特定区域制备薄膜型金属微器件,采用注射泵驱动的方法,使表面化学处理的溶液通过PDMS通道内表面,具体步骤为:
(1)按常规方法制成带有通道的PDMS芯片,用注射泵将配制好的二苯甲酮溶液,通过溶液入口接管注入所需金属化区域所在的通道,使二苯甲酮吸附到PDMS通道内壁;
(2)用注射泵将配制好的含有AA单体的接枝溶液通过溶液入口接管注入所需金属化区域所在的通道;
(3)将紫外光刻掩膜紧贴在通道相应位置的PDMS芯片表面,紫外光照使该区域通道内的AA单体光化学聚合;
(4)用注射泵将各步骤反应所需溶液依次注入通道,对接枝了PAA的PDMS通道进行胺化、HAuCl4处理、NaBH4还原等前处理反应,在光照区域形成纳米金粒催化中心;
(5)化学镀金膜:将经胺化、HAuCl4、NaBH4还原处理过的PDMS通道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用注射泵注入化学镀金属镀液,室温下反应0.5-2小时,获得指定区域内壁带有金属薄膜的PDMS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6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