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手控的升降和转向液压集成阀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6832.7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4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顾立峰;徐寿国;陆跃德;沈振嗣;宣锋杰;沈立峰;朱辉;张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生力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313000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升降 转向 液压 集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控制机械升降和运动转向 的集合液压阀。
背景技术
一般具有升降和行走功能的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其割台升降和整机转向操 纵机构都是分立设置的,占用体积大,操作不方便。为此本申请人曾设计了一 种“单手柄操纵升降、转向液压集成阀”(专利公告号CN2622451Y),该阀阀体 内开设有5个阀芯孔,分别安装有转向滑阀、升降滑阀、液控单向阀和高低压 溢流阀的阀芯,阀体内同时开设有连接各阀腔的工艺油道,阀体各端面上布置 有与油泵相连接的液压油进口、与机械升降台推动油缸相连接的连接口、与行 走机械推动油缸相连接的二个出油口和一个回油口以及与回油箱相连接的连接 口等。它将若干单体阀集合在一个阀体内,并用一个操纵柄操作,构成有机整 体,其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维修、使用均方便。但是该阀尚存在有不足 之处,即在操控转向滑阀阀芯杆位移时,因反馈力小,操作者手感差,不易掌 控转向幅度,特别是对于缺少经验的操作手,易发生掌控不当而致急转弯造成 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升降行走机械提供一种操控手感强、使用方便、安全 的手控升降和转向液压集成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它具有阀体,阀体内设有包括由阀芯孔及阀芯杆组 成的下述分阀:转向滑阀、升降滑阀、液控单向阀、高压溢流阀和低压溢流阀, 阀体内各分阀之间设有若干工艺油道相连通,阀体端面上开设有与内部的升降 滑阀相连通并与外部油泵出口相连接的进油口、与内部的液控单向阀相连通并 和外部的机械升降台推动油缸进油口相连接的接口、与内部的转向滑阀相连通 并与行走机械推动油缸的进油口对应连接的接口及与行走机械推动油缸回油口 相连接的接口以及与上述各分阀相连接的通往外部油箱的阀体回油箱接口,其 特征在于位于转向滑阀阀芯孔的弹簧安装腔内的阀芯杆杆段上安装有一对同轴 心的内外圈双弹簧座,所述内外圈双弹簧座上安装有内圈弹簧和外圈弹簧,在 非工作状态下,内圈弹簧处于自由松驰状态,而外圈弹簧处于轻度预压缩状态 而产生一定的张力使一对内外圈双弹簧座的底部分别抵在弹簧安装腔的内端面 上和弹簧安装腔外口帽罩的底面上,从而使转向滑阀的阀芯杆处于中位。
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响应速度快,性能可靠,安装、维修方便,油 泄漏量少,抗污能力强,特别是在转向滑阀中采用了双弹簧阀芯杆操控装置后 使转向滑阀的操控手感大大加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阀转向操控的作业效率 和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即转向滑阀阀芯杆处于中位状态结构 示意图。
图4为转向滑阀阀芯杆向外伸出一级行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向滑阀阀芯杆向外伸出二级行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即升降滑阀阀芯杆处于中位状态结构 示意图。
图7为升降滑阀阀芯杆处于向外伸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升降滑阀阀芯杆处于向内推进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操控联合收割机割台升降和整机行走转向的液压集成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生力液压有限公司,未经湖州生力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8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染发剂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低品位磁铁矿石的预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