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杜仲叶提取物微胶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7197.4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3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梅;杨性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青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46 | 分类号: | A61K36/46;A61K9/50;A61K47/40;A61K47/36;A61P9/12;A61P3/06;A61P3/1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景丰强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杜仲 提取物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胶囊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由杜仲叶提取物制备微胶囊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宝贵的药源植物。古代著名医书《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及当今权威医书《中华医药大辞典》等书中均有详细阐述,言其能益肝补肾、服能轻身耐老,可治腰膝酸软,肾虚阳痿。现代医学对杜仲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杜仲富含绿原酸、黄酮等40余种有效成份,具有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延缓衰老、调节血压、抑制肿瘤等16种综合功效,特别是清理人体血管,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疗效异常显著,被医学界誉为最优质的天然降压药。
长期以来杜仲资源利用都以杜仲皮为原料,而叶子往往被废弃。杜仲皮的长期利用,导致杜仲资源的匮乏,环境的破坏。近年来,杜仲叶已成为中药研究的热门,国内外许多著名医药机构均作了长期而细致的药理研究和临床治疗,表明杜仲叶除含有与皮一样的有效成分外,用鲜杜仲叶制成的杜仲茶和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同等的保健功效。如申请号为200610123973.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从杜仲叶制备高纯度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方法》(公开号:CN1974527A)。
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近来,也有将杜仲叶提取物做成胶囊的,如申请号为200410023325.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复方杜仲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593520A),又如申请号为200710017226.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复方杜仲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1002825A)。
近几年来,微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动植物细胞、酶和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化学药物的固定化方面,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用涂层薄膜或壳材料敷涂微小的固体颗粒、液滴或气泡。微胶囊直径从毫米级到微米级。微囊是具有一定通透性的球状小囊泡,外层为半透膜,内部为液体内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所得产品抗氧化性强、稳定性强、速溶性佳的杜仲叶提取物微胶囊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杜仲叶提取物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粉碎,将干杜仲叶粉碎,得到粒度为80~100目的干粉末;
②提取;
③微胶囊化,芯材与壁材的重量比为0.3~0.7∶1,最佳重量比为0.5∶1,壁材由阿拉伯胶和β糊精组成,且阿拉伯胶和β糊精的重量比为1~2∶1,最佳重量比为1.5∶1;
④喷雾干燥,进料中芯材和壁材总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10~20%,进风温度控制在风温度为160~200℃,进料流量控制在15~25mL/min。
步骤②中的提取采用溶剂提取,条件如下:水和乙醇混合溶剂作为提取剂,提取剂重量比为杜仲干粉末2~5倍,在温度65~75℃,提取0.5~1.5小时,pH为4~6,提取次数至少3次,然后将提取液过滤,蒸发浓缩至原来体积的10~15%,溶剂提取工艺简单、成本低、投资少。
步骤②中的提取采用超声波提取,条件如下:以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为提取剂,干粉末∶提取剂重量比为1∶6~10,pH4~6,提取时间15~30分钟,提取剂中乙醇体积比为50~60%,提取至少2次,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破坏细胞壁,快速活性成分的溶出。
步骤②中的提取采用微波提取,条件如下:以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为提取剂,干粉末∶提取溶剂重量比为1∶8~16,最佳为1∶12;pH值为3~5,最佳为4;微波400~600w;提取时间3~5分钟,提取剂中乙醇体积比为50~60%,至少提取2次,利用微波对萃取溶剂和物料的内加热作用,使许多难溶物质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得到较好的溶解。
作为优选,所述的提取剂中水和乙醇体积比为40~60%∶60~40%。
作为优选,步骤③壁材制备如下:将阿拉伯胶和β糊精分别溶解,溶解温度为40~50℃,搅拌时间为10~20分钟至彻底溶解,然后将溶解的阿拉伯胶和β糊精混合。
作为优选,步骤③的微胶囊化中:阿拉伯胶、β糊精及杜仲提取物的总重量与水重量比为10~15%∶85~90%。
作为最佳,步骤④中的进料中芯材和壁材总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15%,进风温度控制在风温度为180℃,进料流量控制在20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青梅,未经刘青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71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