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力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7316.6 | 申请日: | 2009-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1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谈勤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谈勤怡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F16C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力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轴承设有内、外壳,在内、外壳之间设有滚珠,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滚柱会造成磨损,从而使内壳或外壳在转动时造成偏差,引起松动。并且,整个轴承的质量很大部分取决于滚珠表面的光滑程度,因此对滚珠的加工要求比较高,而且在组装时也有一定的工艺要求。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自调式液压轴承》,申请号为200710020773.6,公开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调式液压轴承,它包括内壳和外壳,在内壳和外壳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设有滚柱,所述的间隙内分布有若干调节装置。本发明的内壳和外壳之间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内设有液压油,它能通过液压调节内壳和外壳之间的距离,这样就可以内壳或外壳在转动时不会松动,不会偏心,有效地提高使用效果。该设计虽然对现有设计提出了一些改进,但是仍然需要滚柱提供支撑,乃是一种将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的装置,在设计上没有太大的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磨损小,在旋转时为液态悬浮状态的液力轴承,其还具有加工方便、制造工艺简单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液力轴承,包括转轴、安装在转轴上的限位装置和与转轴动配合套装的外壳,其中:转轴与外壳之间具有润滑液;外壳内侧面制有液压凹槽;液压凹槽能容纳润滑液,并且,在转轴转动时,润滑液在液压凹槽的作用下对转轴具有液压力。由于转轴转动时带动润滑液流入液压凹槽,而液压凹槽内已经是充满润滑液的,新进的润滑液在液压凹槽作用下阻滞就对其附近的转轴表面产生液压力,能够有效的防止转轴表面与外壳内侧表面的接触,减少磨损,并且使转轴在液力作用下转动时阻力更小。因此其结构简单、在旋转时为液态悬浮状态,并且加工方便、制造工艺简单。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液压凹槽沿着外壳内侧周均布。均布的液压凹槽使得液压力也是圆周均布的,转轴周围的压力均匀,使其能在近似悬空的状态下转动。整个转动过程震动小而平稳。
上述液压凹槽为锯齿形,能使润滑液在流出液压凹槽并沿着圆周面流动后全部流入下一个液压凹槽,提高润滑液的有效利用率。
上述外壳内侧面还制有导流凹槽,并且该导流凹槽部分位于液压凹槽端部的外侧。能使液压凹槽两端溢出的润滑液被导流凹槽回收,并导流向中间的区域,进行再次的利用。
上述液压凹槽的末端一直延伸只外壳端面,用以扩大导流的作用区域,并且可以结合外壳端面的液压凹槽上注油的方式进行工作状态中的加油。
上述液压凹槽为云线形。使润滑液在液压凹槽中的流向为圆弧形路线,并且以点液压的方式释放,以增加压力。
上述液压凹槽为直线形,并且以“八”字形排布。线形的液压凹槽,使润滑液流向为斜向直线流动,并且在末端施放液压,不但压力大,而且加工工艺要求很低,利于批量生产。
上述液压凹槽的深度小于3mm。过深的液压凹槽深度,会减少液压,因而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上述限位装置为环形轴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转轴与外壳之间具有润滑液;外壳内侧面制有液压凹槽;液压凹槽能容纳润滑液,并且,在转轴转动时,润滑液在液压凹槽的作用下对转轴具有液压力。润滑液在液压凹槽作用下阻滞就对其附近的转轴表面产生液压力,能够防止转轴表面与外壳内侧表面的接触,减少磨损,并且减小转轴转动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外壳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外壳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外壳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外壳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外壳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5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转轴1、外壳2、轴套3、液压凹槽21、导流凹槽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谈勤怡,未经谈勤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7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形玻璃片倒角加工装置
- 下一篇:喷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