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针织物及棉纱线活性染料一浴二步练染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97712.9 申请日: 2009-04-20
公开(公告)号: CN101538806A 公开(公告)日: 2009-09-23
发明(设计)人: 王光明;章健健;王成龙;贾青;陈琼;张向南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D06P1/38 分类号: D06P1/38;D06P3/66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怀禹
地址: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针织物 棉纱 活性染料 一浴二步练染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棉针织物及棉纱线活性染料一浴二步练染方法。

背景技术

棉(为纤维素纤维)针织物及棉纱线染色前一般都需进行前处理(又称精练),其目的是为了去除织物或纱线上的杂质。这些杂质包括棉纤维中非纤维素的物质(棉纤维上的果胶、蜡质和蛋白质)及在织造过程中可能上的浆料及粘污物、油渍等。若这些杂质去除不净(不精练或精练效果差),势必会影响染色效果,易产生色渍、色点及染色鲜艳度下降等问题,因此目前工厂采用先精练后染色的加工方法。

棉针织物及纱线染色目前采用活性染料染色较多。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染色牢度优良、染色方便等优点。活性染料由于活性基团不同,可分为乙烯砜结构(KN型)染料、一氯均三嗪结构(K、KD、KE型)染料及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活性基团结构(B、M型)染料等。不论哪类染料,其染料分子结构中的活性基团,需在碱性及一定的染色温度条件下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而结合。但碱的加入及染色温度具有两重性,碱性太弱及染色温度太低染料反应不完全,染料的上染固着率不高;碱性太强染色温度太高染料发生水解,同样也影响染料的上染固着率。传统棉织物及纱线的精练需在高温和较强的碱性(一般加烧碱)条件下进行,染色pH值及染色温度对活性染料上染固着率的影响较大。

目前棉针织物及棉纱线的前处理通常在高温(95~98℃)精练剂及强碱性(一般采用烧碱,pH值达12~13)条件下进行,这是由于高温及强碱性条件下,去污效果好。而目前常用的活性染料染色固着温度与精练温度差异较大(如B型等活性染料为60~65℃,K型等活性染料为80~90℃),染色碱剂为纯碱或代碱剂(pH值为11.5左右)。染色温度太高及碱性太强染料中活性基团发生水解而失效,严重影响染料的上染固着率,因此目前工厂精练与染色一般采用分二浴进行。如何缩短练染时间,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水排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针织物及棉纱线活性染料一浴二步练染方法,棉针织物及棉纱线练染时,在控制染色pH值的同时,采取染色时加入具有精练作用的助剂,采用双温(60~65℃染色及95~98℃精练或80~90℃染色及95~98℃精练)一浴二步法练染方法,达到缩短练染时间、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污水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的一浴二步法练染过程及原理:

一浴二步法练染过程:

(1)一氯均三嗪及乙烯砜结构(B、M型)及乙烯砜结构(KN型)活性染料:

棉针织物或棉纱线——双温二步练染(分别为60~65℃染色及95~98℃精练一浴二步进行)——皂洗——水洗——后整理;

(2)一氯均三嗪结构(K、KD、KE型)活性染料:

棉针织物或棉纱线——双温二步练染(分别为80~90℃染色及95~98℃精练一浴二步进行)——皂洗——水洗——后整理;

发明原理:

棉(为纤维素纤维)针织物及棉纱线染色前一般都需进行前处理(又称精练),其目的是为了去除织物或纱线上的杂质。若这些杂质去除不净,势必会影响染色效果,易产生色渍、色点等问题,因此采用先精练后染色的加工方法。在前处理过程中,通常需在高温(95~98℃)精练剂及强碱性(一般采用烧碱,pH值达12~13)条件下进行,这是由于高温及强碱性条件下,去污效果好。

活性染料根据活性基团不同,可分为乙烯砜结构(KN型)染料、一氯均三嗪结构(K、KD、KE型)染料及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活性基团结构(如B、M型等)染料。目前工厂常用KN型(乙烯砜结构)活性染料与B、M型(一氯均三嗪及乙烯砜双活性基团)活性染料,其染色固着温度一般为60~65℃,染色碱剂为纯碱等(染色pH=11.5左右),染色温度太高及pH值太高(碱性太强)严重影响染料的上染固着率;工厂常用的K、KD、KE型(一氯均三嗪结构)活性染料,染色固着温度一般为80~90℃,染色碱剂也为纯碱等(染色pH=11.5左右),同样染色温度太高及pH值太高(碱性太强)也会严重影响染料的上染固着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7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